...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1948年)

        每隔幾年,我把美國版《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1948年)翻出來看一遍,記不清看過多少遍了。随着年齡和閱曆的不斷增長,我對電影的理解也一次次深入。

        據說影片發行時,适逢二戰時期,因不符合主旋律,票房收入不高,發行商抱怨德籍法國導演馬克斯•奧菲爾斯精神不正常,拍出如此冷門電影。

        所謂經典電影,就是經得起時間考驗,被影迷銘記而流傳下來的。好的電影永遠叙述的都是今天。

        影片根據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1922年同名小說改編,距今已經一百年了。在此期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和技術使人類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人與人的空間距離越來越近,心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孤獨和寂寞是現代人常見病,虐戀、單戀和暗戀現象比小說原型年代更具普遍性。

        暗戀不同于單戀,暗戀是在對方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它像無源之水,不知能流多長時間。在暗戀的道路上,麗莎不是走得最久,卻是走得最遠。無論付出多少,她都保持尊嚴、無怨無悔地去愛,直至生命枯竭。

        看過一些有關此片的影評。有人對麗莎表示理解,認為愛情這個簡單字眼,對男女實際上具有二種不同意義;也有人認為女人喜歡自虐。

        一位美女曾自诩:一直是别人在追求她,她從來沒愛過别人。而愛卻恰恰在愛人的一方,不在被愛的一方。

        在“愛情與死亡”主題的老電影裡,女主角大都是上層社會的豪門貴婦,過着珠寶、裘衣、晚會、馬車、領地和莊園的生活,她們什麼都不缺,唯獨不知愛是什麼。有一天,當某一個人出現在她們的生活中時,她們的愛情覺醒了,結果付出生命代價。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人生苦短,世态炎涼,生活中有太多無奈。當真愛降臨時,保持尊嚴地去愛吧!給生命留個美麗回憶,别讓生命留下太多遺憾。(完)

文字:生命中每一天

圖片:來自網絡

如需轉載和引用,請聯系作者。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