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型+黑色電影型
17.愛德華•羅賓遜
Edward G. Robinson (1893~1973)
出生于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10歲抵達美國紐約。個頭矮小,相貌平平。喜歡用手說話,特别是用大拇指指向自己或在空中揮舞。
除英語外,會說其它七種語言(如意第緒語、羅馬尼亞語、德語等)。愛德華還是一個藝術品(特别是油畫)收藏夾。1973年死于癌症,終年79歲。



《小凱撒》(1931)
Rico出生于平民窟,為了改變命運,證明自己的能力,決定铤而走險。在黑社會的地下秩序中,靠着一股狠勁和狼性,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從底層爬到黑幫頭目的地位。最後落魄,回到平民窟,被警察用機槍掃射至死。
犯罪片,導演茂文•勒魯瓦。



《血紅街道》(1945)
Christopher是一個出納,一輩子兢兢業業,即将步入老年,與一個“寡婦”結合,家庭生活猶如人間地獄。業餘時間喜愛畫畫,以填補精神空虛,從未對自己的畫作懷有非份想法。
一個雨夜的夜晚,Christopher不期而遇貌美如花的Kitty,Kitty有一個交往多年的地痞流氓男友Johnny。
在Johnny設計的一連串以色騙财的圈套中,Christopher如魔鬼附身,身不由己,Johnny還無意之中捧紅了Christopher畫作……
黑色電影,德國人弗裡茨•郎導演。
在以上二部影片中,愛德華•羅賓遜成功地塑造了黑幫老大Rico和老實小人物Christopher二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形象。
另外,愛德華•羅賓遜還在《雙重賠償》(1944)、蓋世枭雄(1948)等黑色電影中擔任男二号角色。

舞台劇型
18.保羅•穆尼
Paul Muni(1895~1967)
出生于現烏克蘭利沃夫,7歲時全家移居美國。12歲第一次出現在紐約的舞台,1929年拍攝第一部電影,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獲獎一次),1952年開始淡出演藝事業,1967年因心髒病去世。



《疤面人》(1932)
以Al Capone生平為藍本,講述20年代美國禁酒令高峰時期,芝加哥被有組織的犯罪團夥控制的故事。并以暧昧的語言,揭示兄妹之間存在的不倫關系。
保羅•穆尼飾演的黑枭疤面人Tony生猛、内斂、狀态放松,試圖以機槍火并的方式,重建黑社會秩序,結尾四面楚歌時陰郁、嚣張、狡猾。




《逃亡者》(1932)
Allen中士退伍打工時,無辜卷入一起持槍搶劫案,被判在南方臭名昭著的Chain Gang監獄服刑10年,不到一年成功越獄。
在芝加哥,通過勤奮和才能,Allen成就了自己的建築事業,後因感情糾葛,被妻子出賣。
Allen向媒體揭露了Chain Gang監獄的黑暗,激怒了南方州,他們誘騙Allen自願跨州返回監獄,以服刑90天換取赦免。最後,Allen第二次越獄,并炸毀橋梁。
Allen樸素粗犷、傳統正派,保羅•穆尼的表演令人無比動容。最後男女主角分别一幕,更是神來之筆:Allen驚恐而猙獰的面孔消失在黑暗中,口中喃喃自語“我偷”。



《大地》(1937)
一直抵觸西方人拍攝的中國體裁電影,因為不是醜化中國人,就是歪曲中國文化。一知半解、不倫不類、充滿各種偏見。
本片有文學型西德尼•富蘭克林導演,攝影和特技是觀影亮點。第一次全過程看到蝗蟲災害,人蝗大戰,對我們似乎已經感到陌生。
劇本改編自賽珍珠同名小說(獲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本片文學性、技術性、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堪稱實力雄厚,雖然時代離我們已經遙遠,但是仍不容忽視。
文字:生命中每一天
圖片:來自網絡
如需轉載和引用,請聯系作者。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