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本為核心的議會制度下的成年人社會的潛規則玩法的優點是避免了宮廷政治的秘密性和如同神仙打架凡人族滅的血腥殘酷性,缺點是能夠像下木大人這樣玩轉這套制度的遊戲規則的高級玩家太難了。
先進的制度和各種工會勢力并行的成年人社會的規矩是很完善的,要在這樣的規矩下玩轉并不斷鑽空子實現野心的人必然擁有無限的魅力和高超的情商,因此下木大人才會成為紙牌屋的代表。
很多人都覺得老美的權力的遊戲是我們的祖宗的低級版本,這種說法的根據是民族的所謂自尊心作祟和我們的權遊更血腥與黑暗,我們權遊的勝利者與其說比得是才華比如說比誰更無恥和沒有底線,而一君萬民編戶齊民的扁平化社會也保證了即使是一個庸才也可以成為赢家。
紅樓夢和錢穆的制度分析那本書講得是我們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結構下的潛規則玩法和遊戲規則。
《紙牌屋》被譽為美國政治潛規則的藝術化教材、白宮版的《甄嬛傳》,甚至包括奧巴馬總統在内的白宮、國會山等一幹政客都成為它的超級粉絲呢?
看紙牌屋這個名字,除了表面上比喻由紙牌搭造的“建築”之脆弱,更多地是為了點明劇情主題。“House”在美國是衆議院的代稱。“衆議院的紙牌遊戲”,顧名思義,劇情圍繞衆議院和華盛頓的其他權力機構展開,描寫了大量見不得光的權力遊戲。而對窺探政治内幕陰謀論的好奇心幾乎是不分國家種族的普世嗜好。尤其對于看夠了清宮内鬥和國民黨不休止的敗退的我國觀衆,終于能難得的看到一部比較反映現代政治的神劇。
第一季開篇的大背景是民主黨候選人加勒特.沃克(Garret Walker)在總統大選中獲勝,而身為衆議院民主黨黨鞭的男主Francis Underwood為Garret打赢選戰立下了汗馬功勞,而Garret事先許諾若拿下政權則授予其國務卿之位,但新任總統及其幕僚團隊掌權後食言,讓Frank依舊鎮守國會,對于這種背信棄義、過河拆橋的行為,男主自然怒火中燒,從此開始了向總統的複仇,也就是向權力的最高點挺進,大幕就此拉開。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要搞清男主Frank的最初職務—— “黨鞭”。黨鞭的說法源自打獵術語。在英格蘭地區古老的獵狐活動中,專門有人站在大群獵狗後面揮舞鞭子,給狗群指出追獵的方向,并不時地讓一些“溜号”的獵狗重回隊伍。這個在打獵中負責保持獵狗隊形的人被稱為“鞭手”(Whipper-in)。日後,當議會黨團需要設置一個維護黨内團結、讓本黨黨員們在議會的博弈中“保持隊形”的職位,人們便将它稱作“黨鞭”。
現實政治中,黨鞭的主要職責是進行黨内協調。比如,在國會立法活動中,各黨派需要集中力量,盡量使本黨議員在投票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特定議題和法案上保持立場一緻;而黨鞭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投票前負責“統一思想”,督促黨内成員積極投出政治正确的選票,同時盡量減少“叛徒”的出現,對于那些立場同黨不一緻、離心離德的議員,強硬的黨鞭會以“下次競選時動員全黨力量去支持你的對手”相威脅,迫使對方就範。
在說服工作之餘,黨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數人頭”(headcount),即對黨内成員進行摸底,在重要的法案進行投票前,搞清楚有多少說服無效、不執行黨内決議的議員。“數人頭”的結果往往是決定一項法案在國會命運的關鍵因素,如果一項重要法案在投票前确定不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黨内領導層可以通過阻止其進入投票程序,避免法案被直接否決,從而保留了将來時機成熟時再度闖關的一線生機。
而在情報不準确的情況下貿然投票,很可能面臨巨大的立法挫敗。2013年4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極力推行的“新槍支控制法案”隻差六票而未能在參議院過關,就是一個“數人頭”失敗的例子。
那麼,言歸正傳,正式介紹一下第一季紙牌屋的具體劇情解析。
第一篇:國務卿反擊戰
Frank本是國務卿的内定人選,被放了鴿子之後,自然瞄準了新的國務卿候選人邁克爾.科恩(Michael Kern),Frank的幕僚道格拉斯.斯坦普(Douglas Stamper)找到了一篇過去《威廉姆斯公報》關于戴維營協議的社論,文章認為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應當要求以色列,遷出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公民,以色列自從1967年就非法占據該地區。而恰恰科恩就是當時這份報紙的主編。
我們知道,以色列和美國之間有着24k純哥們的同盟關系,猶太人在美國社會有着相當大的能量,沒有哪個正常的美國高官會在發表得罪以色列的言論,否則絕對吃不了兜着走。而在劇中又特意強調,中東政策是Walker總統政府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于是Frank通過《華盛頓先驅報》的美女記者佐伊.巴恩斯(Zoe Barnes)把社論曝光了出去,引起了軒然大波(Zoe本質上類似于千千萬萬個來北上廣死磕搬磚的女屌絲,亟需報猛料在新聞界逆襲…于是她和Frank結成了各取所需的…關系)。甚至,Frank脅迫衆議員彼得.羅素(Peter Russo)去聯系當年的公報編輯之一,同時也是Kern的大學同學——羅伊.科佩尼科(Roy Kapeniak)誣陷Kern才是該篇社論的作者,當然此事又是通過Zoe的報道曝光了出來。于是輿論對Kern的外交政策質疑達到了頂峰,最終導緻其重壓之下出局。
這裡插播一下,Peter Russo雖然是名議員,但也是個瘾君子,因為自身的醉駕、招妓、嗑藥、辦公室戀情等一系列把柄落在了黨鞭Frank手裡,所以隻能任其驅馳,甘當鷹犬。
如果僅僅是打擊仇敵,以洩私憤,那就太小瞧我們的男主角了。在Kern大勢已去之後,Frank又授意Zoe發表文章,認為凱瑟琳.杜蘭特(Catherine Durant)會接任國務卿,并成功引導了輿論,白宮順水推舟,于是Frank成功安排了“自己人”Catherine Durant 登上了國務卿的寶座,她也在以後的任職過程中少不了投桃報李,并在第二季的最終決戰中為Frank搞垮Walker總統貢獻了一臂之力。
總之,這一局Frank主要是通過抓到了Michael Kern過去的、有那麼一些牽強附會的污點,并通過捏造誣陷以及Zoe的媒體渠道,形成輿論壓力,使得自己雖沒當上國務卿,但依然是國務卿權力的實際控制者,技術含量還談不上很高。
第二篇:教育改革法案拉鋸戰
《教育改革和成就法案》的推動過程一波三折,該法案對Frank、白宮以及整個民主黨意義重大。就如同現實世界裡,奧巴馬力推的醫療改革一樣,是标志性政績。
Walker總統希望自己能在就職演說的時候就能對人民許諾,就職百天之時,法案就可以投票,并委派議員唐納德.布萊斯(Donald Blythe)來主持法案的拟定,而拜托Frank幫助其運作以便法案在國會順利通過。Donald Blythe即是個教育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個左翼分子,而總統Garret Walker走的是中間溫和路線。Frank想把Donald擠走,自己得以全權處置這個工作。于是将Donald交給Frank的法案初稿轉贈給Zoe曝光,于是在輿論點燃了一枚震撼彈,由于Donald的法案草案觀點過于“左傾”,引起了右翼以及中間力量的不滿,Donald方案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流産,Donald Blythe遭暗箭出局,而Frank則順利接手這個光榮又燙手的肥差。
Frank于是親自召集教育界專家對教育改革法案突擊草拟,并與美國的公立學校教師工會就教育改革法案進行談判,但教師十分厭惡法案中的“教師績效标準和特許學校津貼”等條款(這很好理解,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你也是一名公立學校的老師,你肯定希望政府的教育支出款項能更側重于聯邦公立學校,并且不希望有和學生成績挂鈎的考核指标約束自己),而這些争議條款也成了談判的難點和焦點。在談判的攻堅期,Frank由于自己的選區出了點意外(大桃子事件),不得不回自己的家鄉南卡羅來納州去處理一下,以防後院起火。為了能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期穩住教師工會談判代表團,他假意在法案條款上妥協,诓騙了教師工會聘請的首席說客馬蒂.斯比奈拉(Marty Spinella),誘使Marty留住已經決定離開的工會代表團。
折騰了良久,法案總算出爐。但是一個法案要想生效,必須通過國會的投票表決,Frank以及白宮出于務實的考慮為了争取共和黨方面的合作,在法案的内容上做出了一定妥協——加入了關于集體談判的條款,以切合共和黨的主張。而另一名民主黨人、衆議院議長鮑勃.博奇(Bob Birch)認為這個條款有違民主黨的基本精神,或者違背了“黨章”的精神,不予支持。除非去掉法案中的這條集體談判條款,否則不會推動其進入立法程序。Frank為了不讓總統幕僚長琳達.巴斯奎茲(Linda Vasquez)搶功,反對總統做出妥協,也就是不删條款,準備自己來搞定Bob Birch。
于是Frank勸誘國會民主黨領袖大衛.拉斯姆森(David Rasmussen)一起密謀串聯共和黨任一起搞掉議長Birch,讓Rasmussen取而代之,缺乏野心的Rasmussen拒絕了。于是Frank轉而聯系黑人黨團,為了能說服黑人黨團的領袖泰瑞.烏麥克(Terry Womack),Frank再次長袖善舞。Womack轄區的麥喀頓空軍基地雇傭了3000人,但今年可能會被國防部關閉掉(國防部必須通過裁撤不必要的軍事基地來控制自己龐大的國防支出啊)。為了讓Womack的基地則以保存,必須再找一處可以當炮灰的軍事基地,“幫助”國防部收支平衡。于是Frank又選中了聽命于自己的Peter Russo,脅迫Peter在軍事基地整合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不做争取和抵抗,緻使其自己選區内的費城海軍造船廠(雇傭了12000人)被關閉掉。
萬事俱備之後,Frank在與Terry Womack的密談中,把這個陰謀僞造成由David Rasmussen主導,針對Bob Birch,拉黑人黨團入夥,并讓共和黨為外援的奪位陰謀。而作為報酬,Frank許諾事成之後Terry Womack出任新多數黨領袖,且保有麥喀頓空軍基地完好。Womack欣然從命。
而後,Frank又反而去蠱惑議長Bob Birch,把自己僞裝成一個告密者,聲稱David Rasmussen 圖謀不軌,欲取其而代之,Womack領導的黑人黨團也加入“叛軍”,再加上裡通外國獲得的共和黨方面支持,改選議長的票數已足夠。在其威吓之下,Birch 與 Frank 達成協議,廢掉David Rasmussen的多數黨領袖一職,安排Terry Womack為下一任多數黨領袖,并在教育法案上妥協。而原本謹小慎微甚至老實巴交的David Rasmussen 最終死于Frank陰謀的躺槍。不管怎麼說,Frank領導的教育改革法案通過了Birch這一關,他又赢了。 但是,集體談判這個條款雖然加進了法案,但也惹惱了工會以及工會的首席說客Marty Spinella,因為在之前Frank與工會的談判中,完全沒有提及這個條款,面對Frank的出爾反爾,Marty怒不可遏,發動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教師罷工以示抗議。曠日持久的罷工示威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可以參考眼下泰國、烏克蘭的政治亂局,當然了還沒那麼激烈),期間也發生了Marty率領200多名僞裝成教師的卡車司機去淨水計劃的慶典晚宴進行示威抗議卻被Frank、Claire分發的食物所擊潰,Frank借着家裡遭遇扔磚頭破窗襲擊這一契機就“無組織勞工(disorganized labor)”問題大做文章,Marty與Frank的CNN電視辯論,等等精彩的對壘橋段,雙方互有勝敗。但總之,在曠日持久的示威聲中雙方鬥智鬥勇,不過政府支持率不斷走低,Frank遭到了Walker總統的私下指責,壓力極大。
不過Frank意志堅定,決心死戰到底,但也并非是消極防禦,他像一位身經百戰的指揮官,等待着反擊的良機,所謂“情見勢竭,必将有變”是也。他和Doug一直緊緊盯着眼下有沒有可以用來“炒作”的刑事案件能加以利用,“終于”,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中午在自家外面被人開槍錯殺,于是Frank再次通過自己的喉舌Zoe發出了一條twitter “八歲的華盛頓男孩被黑幫火拼的流彈擊中身亡,而他本應該在學校的。Marty Spinella是否難辭其咎?”緊接着Frank借此大造聲勢,呼籲教師停止罷工,讓孩子回到學校,這類慘劇就不會重演。此舉迫使Marty不得不去國會與Frank會談以結束罷工亂局。
而在國會辦公室,Frank給了Marty最後的緻命一擊,他以傲慢的态度、挑釁的言辭惹火了Marty,并且揭秘之前的“磚頭破窗案”其實是Frank、Claire和Doug自導自演的一出苦肉計,為的就是栽贓Marty及其領導的罷工教師。聽到真相而忍無可忍的Marty怒從心頭起,一拳打傷了Frank,而這反倒正中其下懷,因為襲擊國會議員是一種犯罪,在Frank的起訴威脅之下,拙計的Marty屈服了,罷工停止了,《教育改革和成就法案》也最終得以通過,Frank功成名就,大獲全勝。
第三篇:副總統大會戰
由于前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吉姆.馬修斯(Jim Matthews)出任了現在的副總統,所以賓州需要補選一位州長。Frank說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帕特裡夏.惠特克(Patricia Whittaker)讓Peter Russo出任競選新賓州州長的民主黨候選人。至于Frank為什麼在教育改革方案最焦頭爛額的時候還要參與這一檔子事,他的表面理由是“掌控着這場競選總要比旁觀好”,但實際上他的真正意圖是劍指副總統,也就是前任的賓州州長。
而Peter在自己選區的海軍造船廠被關閉之後,遭到了家鄉選民的口誅筆伐,精神意志幾近崩潰。而Frank則以“人生導師”的形象再次出現在他的面前,承諾幫他競選州長,全程指導監督選戰。有着沉湎于酒色毒品惡習的Peter大受鼓舞,決心為事業洗心革面,迎來新生。
由于Peter的過去堪稱劣迹斑斑,所以競選得基調定在了救贖、浪子回頭、嶄新的開始等等之類的。但僅僅這些還不夠,他的幹貨政策主張核心賣點在于通過《特拉華河流域法案》,也就是以不破壞環境的方式開發關閉費城海軍造船廠後空出了一千英畝國有土地,用聯邦政府出資修建公園綠地、綠色商業區、家庭住宅、垃圾清理場等等,預計三年之内創造五千個就業崗位,目标收益約兩億美元,而此舉的根本目的在于重新拉攏船塢工會,這些人本來是Peter的死忠,但是由于之前Peter任由船塢被關閉,現在失業的船塢工人們對他由愛轉恨,所以如何安撫住他們,給他們新的就業機會十分緊要。克萊爾.安德伍德(Claire Underwood)作為環保NGO淨水計劃的負責人,算是這方面的專家,于是Frank就請Claire作為法案的實際操刀者參與此事。但賓夕法尼亞州蘊藏大量的頁岩天然氣,而這個法案由于打得是綠色環保牌,會對流域内的天然氣開采有很多限制和監管,所以此舉惹火了石油天然氣企業以及共和黨,另一方面一些民主黨内部的環保人士認為該方案不盡如人意,環保的措施還不夠嚴厲,所以是浪費納稅人的錢,所以也不準備予以支持。
在所有的反對勢力中,最具威脅的就是桑科工業公司(San Corp Industries)及其委托的說客或者說是代理人雷米.丹頓(Remy Danton)。Remy是格蘭頓.希爾公司(Glendon Hill)的合夥人,而桑科工業是他的大客戶。 桑科工業一直與Frank有着密切的合作關系史,除了贊助競選經費,還出資建造了Frank捐贈給母校桑蒂諾軍事學院(Sentinel Military Academy)的一棟新圖書館大樓,作為回報,當初Frank許諾擔任國務卿後将幫助桑科工業拿到阿根廷近海油田的開采合同,但随着Frank被Walker總統放鴿子,此事也就隻好作罷。而且在私人關系方面,Remy過去給Frank做了8年的新聞發言人,彼此知根知底。但在Peter發起的《特拉華河流域法案》的問題上,Frank與Remy以及其代表的桑科工業發生了利益沖突。于是Remy在國會大肆活動,拉攏議員投法案的反對票,恰好此時,Claire領導的C.W.I(淨水計劃)所屬的價值20萬美元的淨水設備要從南蘇丹運到蘇丹,但由于人權問題,美國和蘇丹即将斷絕外交關系,所以設備無法運入蘇丹,Clarie要求Frank想辦法幫忙,但被流域法案弄得焦頭爛額的Frank粗暴的拒絕了。Claire于是私下親自去求Remy,而桑科工業通過石油開采生意往來在南蘇丹政府都有廣泛的人脈關系,Remy表示幫這個忙沒問題,但作為交易,淨水計劃要為桑科工業提供環保認證,同時要求Claire暗中阻撓法案通過。
另一方面,Frank與Peter的團隊進行着最後的拉票沖刺。而民主黨内部左派中的左派議員範德伯格(Vanderburgh)和艾布拉姆斯(Abrams)是十足的環保主義者,認為這個法案對環保沒有意義,如果要政府注資2.5億,應該把錢用到更有環保意義的項目,要求法案的措施必須提高,否則不支持。Frank于是讓環保領域的專家Claire去給他倆逐條講解法案,說服其投贊成票。但與Remy有交易的Claire為了自己的事業果斷背棄了Frank,反而暗示兩位議員可以投反對票。于是投票之日,《特拉華河流域法案》以兩票之差沒有通過。
可以說,該事件是整個Peter競選的重大挫折,或者說讓Frank的陰謀提前着手實施了。這裡不得不提的是Frank與Claire這對政治夫妻的關系,可以說是Claire的背後捅刀葬送了Frank的法案,追根溯源的話,更早以前Remy代表桑科工業提出向Claire的淨水計劃提供150萬美元的捐贈,但Frank深知吃人家嘴短,生怕被Remy及桑科工業控制,堅決要求Claire拒絕贈款,此事就給Underwood兩口子的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後Claire無償勞動為Frank的事業起草流域法案,而Frank沒有在蘇丹淨水設備問題上做到投桃報李,這最終促成了Claire的倒戈。當然了,對于Frank與Zoe的情人關系,Claire也不可能熟視無睹。但從中也可以看得出來,Mr and Mrs Underwood 彼此強烈的獨立性,沒有人會為了對方而犧牲自己的事業,維系他們合作的與其說是感情不如說是盟約。
好了,言歸正傳。不得不說,在此之前的Peter确實重獲新生了,他的選戰工作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流域法案的流産令這一切都沒有了任何意義。
憤怒的Peter威脅Frank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他就把Kapeniak、Kern關于以色列社論那檔子事曝光出去(詳見上文國務卿反擊戰),面對失控的Peter Russo,Frank和Doug決定提前實施,(離選舉還有兩個月,白宮的審查做的很充分)于是Frank說服了Peter要轉而謀求與桑科工業合作,支持天然氣開采,并許諾可以在費城建精煉廠。而Doug則指使瑞秋.波斯納(Rachel Posner)在一場社交晚宴上去色誘Peter重新酗酒,而實際上第二天上午7點45他要與匹茲堡當地的電台做連線訪談,并準備發表一番支持天然氣開采的言論。但在Rachel的酒色夾攻下,Peter最終淪陷,徹夜痛飲作樂直到7點15!于是神志不清的Peter硬着頭皮做了電台訪談,但他言詞不清、錯誤百出、頭腦混亂……随着采訪徹底被搞砸,Peter再次醉酒的消息也爆炸般的傳播開了,他的選戰和他本人都徹底完蛋了。
Peter russo出局了,Frank就馬上着手下一階段,此時距離濱州州長大選隻有2個月的時間,要找到一個候選人再從零開始發起競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作為十分重要的“搖擺州”,濱州州長的歸屬對于民主黨的中期選舉以及總統大選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于是Frank聯系了副總統吉姆.馬修斯(Jim Matthews),也就是上一任的濱州州長,勸說他屈尊纡貴再次去競選州長。乍一聽,州長的位子明顯不如副總統棒,但是副總統這個職位隻是名義地位很高,可實際權力卻極其有限,而Jim Matthews恰恰是一個驕傲的人,或者說虛榮的人,深感沒有得到應有尊重的他一直與總統及其幕僚團隊龃龉不斷,他内心對自己副總統吉祥物一樣的定位深感不滿,也懷念自己在擔任濱州州長時的風光歲月。于是Frank從挑撥副總統與總統的關系打開突破口,促使Jim下了重回州長的決心,搞定副總統後,Frank轉而去做總統的思想工作,還是通過挑撥離間加重了Garret Walker對Jim Matthews的厭惡,當然要說服總統,最最終的是說服總統的智囊琳達.巴斯奎茲(Linda Vasquez),恰好在peter搞砸采訪之前,Frank就及時布局,Linda的兒子魯本(Ruben)沒考上斯坦福大學(Stanford),恰好Claire在淨水計劃的同事吉利安.科爾(Gillian Cole)是斯坦福大學的傑出校友,于是Frank就托Gillian給斯坦福的教務長沃倫.泰斯戴爾(Warren Tynsdale)打電話,托關系推薦了Linda的兒子就讀。而當Peter的事件爆發出來以後,Linda雖然識别了Frank的意圖——意圖接替Jimmy的副總統之位,借着在2020年大選時染指總統大位,但由于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欠了Frank的人情,所以這次Linda就幫助了他勸說總統。
但另一方面,按照原計劃,Frank是要Peter Russo 搞砸競選,宣布推出,然後在幫助下重新振作,無聲的離開,當一塊完美的墊腳石。但實際上Peter比“計劃中”的要脆弱,在極大的負罪感和挫敗感的折磨下,他徹底精神崩潰,并打算把自己過去的一切惡行公之于衆,而Frank害怕自己與之有關的一些醜聞暴露出去(比如曾為Peter的醉駕走後門開脫、關于以色列的那篇社論以及脅迫Peter關閉船塢等這些黑幕),這無疑對Frank構成緻命的威脅,于是Frank一不做二不休,殺Peter滅口!并将現場僞裝成自殺。
計劃中唯一的變異被修理掉之後,故事又按照設計好的展開了,由于總統、副總統和總統幕僚長這幾個關鍵人物都已經被說服,于是Jimmy決定退位去競選賓州州長,而在物色繼任人選的一個月中,随着一個個人選被否決,最終總統卻出人預料的決定任命雷蒙德.塔斯克(Raymond Tusk),他是一位身家400億美元的超級富豪,雖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從未出任過公職。總統需要派一名使者去聖路易斯和他面談,讓他接受任命。Frank雖然頗為意外和失望,但還是主動接受了去和Raymond詳談的任務,但見到Raymond後,對方卻一直被公務纏身而在回避Frank的問題,實質性會談一直難以展開,Frank雖然不斷試探,但Raymond卻一直顧左右而言他,反而詢問Frank是否有意這個職位。正當Frank百思不得其解之時,Doug發現Raymond其實和Walker總統私交甚笃,他馬上把這個消息馬上透露給Frank,Frank這才發現自己被耍了,其實總統讓Frank去聖路易斯,并不是讓他審查Raymond,恰恰相反,是讓Raymond審查Frank。于是他們倆這才進行真正有意義的對話,Raymond在總統面前發言權很大,當初總統爽約沒能任命Frank出任國務卿,就是源自Raymond的建議。而這次會面,Raymond表示自己的推薦是有代價的,他希望能做成個交易,但并未說明具體的要求内容,而且要Frank先答應才行。而Frank不想這麼白白的給Raymond開出開空頭支票,Frank秉性就十分厭惡被别人控制,如果這個副總統的職位是别人“施舍”的,并且還要借此被對方掌控,這是他無論如何也就受不了的。于是Frank果斷拒絕了Raymond的提議,在回到華盛頓後,開始着手反客為主,試圖通過威脅他的龐大财産來獲得一個有利的談判地位,而不是受其擺布。
于是,Frank聯系了Remy,警告他Raymond Tusk即将出任副總統,而他的三分之一資産都是投資于核能的,如果任由他進入白宮,肯定會對開采天然氣能源的桑科不利。于是Frank勸Remy說服桑科發動針對Raymond旗下的提煉、運輸鈾等輔助系統子公司的惡意收購,而由于Remy随後沒有實質性後續操作,于是Frank親自飛往亞特蘭大拜會桑科工業的高管斯科特.康甯漢姆(Scott Cunningham),但對方對卷入這樣一場是非完全沒有興趣。正當Frank希望通過打桑科惡意收購這張牌來阻擊Raymond Tusk的時候,桑科工業的股價反而暴漲。正在Frank一籌莫展的時候,Raymond Tusk又邀請Frank進行最後一次密談,也就是攤牌之時。原來Remy心知肚明Raymond的資産是桑科工業的3倍,于是他早就見風使舵、易主而侍,并把Frank的計劃和盤托出,于是Raymond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而收購了3%的桑科股份,而且預計下周末持股比例将達10%,這足以解除Raymond的後顧之憂。Frank此時的談判砝碼已經所剩無幾,于是Raymond 進行了攤牌,他公司的核電站反應堆需要钐149(钐149是一種強效的中子吸收物質,能夠有效吸收反應堆燃料棒釋放的自由中子,是用于制作核反應堆控制棒的重要原料。),但钐149這種重要的稀土資源被中國控制了95%的供給,再加上中美之間存在的貨币彙率問題、美國對中國的外債問題等等,令Raymond擔心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隐患會影響到他的生意,于是他希望Frank在此類貿易關稅等問題上按他的意思來辦,但具體的合作内容還是不予透露,需要Frank先答應。但Frank還是不為所動,拒絕開出空頭支票,但他這次也沒有幹脆的拂袖而去,而是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提出雙方可以平等合作,但他不會提前給出保證,雙方最終還是達成了交易。當然了,到了第二季他們就成了一對死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