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二的時候《人物》雜志社對萬瑪才旦有一篇深度訪談,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有這樣一個有才的藏族導演,當年《人物》的年度人物好像也有他,短短兩年老先生已經離世了,有點惋惜。記得雜志裡插圖就有氣球的鏡頭,當時覺得很有創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第一次看他的作品。萬瑪才旦的最大特點可能就是他的手持長鏡頭了吧,許多人不喜歡,覺得很空沒有内容。我要說長鏡頭在許多電影裡都出現過,并且效果很容易兩極分化。好的長鏡頭可以讓演員有足夠的表演空間,表達更深刻的情緒(比如《為奴十二年》裡面主角被吊在樹上那一段,你會覺得很震撼,讓你有一種窒息的感覺),爛的長鏡頭反而會顯得十分拖沓,給人又臭又長的感覺(比如《海上鋼琴師》裡面最後主角不願下船的那一段對話,個人觀點)。而這部電影其實它的長鏡頭我覺得其實是有内容的,是恰到好處的,能夠在很好地烘托氣氛的同時傳達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隻是不足之處在于手持的鏡頭太晃了,确實電影想表達任何東西鏡頭不晃是觀衆能看下去的基本條件,廣角鏡頭都能看出明顯的晃動攝影的手是得了帕金森了嗎?(不過其實還好,沒有《宇宙探索編輯部》那麼晃)借此機會還要狠狠的批評一下攝影,好多鏡頭都過曝了,還經常對不上焦。阿姐在衛生所那個鏡頭将阿姐和女醫生分開顯得毫無意義(也許有?傳統生育觀念與現代科學的分裂?)即使分隔你就不能拉近一點起碼讓人把頭露出來吧,總之這個分隔我覺得沒有《鋼的琴》開頭做得好。是買不起長焦鏡頭嗎?飛機和最後升天的紅氣球不說給什麼特寫起碼能讓人看清楚吧。還有一些槽點,兩個小孩回答問題總是異口同聲顯得演技十分不在線很不真實,感覺妹妹的情感線有那麼一丢丢多餘。

絮絮叨叨說完了這些簡單談一下電影裡許多我覺得處理的非常好的點。最精彩的我覺得是以羊為喻,種羊交配和人有什麼區别呢?在大自然面前,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妹妹火中救書那一段,演員居然真的就用手去火裡救書然後燒傷,這這這也太拼了吧,雖然不知道和她前男友到底是因為什麼當了尼姑,但也可以充分說明心中還是沒有放下的。爺爺去世送葬出現的幻覺,水中倒影從隻有腿慢慢慢慢出現身體,手臂,頭,然後再慢慢變回去,很喜歡這個鏡頭。還有最後所有人一起擡頭look up。氣球????作為的一種象征符号。

關于主題,有些人認為沒有深入地去讨論女性在這種情況下的生育困境。我覺得導演講這個問題留白給了讀者。一個宗教信仰、科學技術觀念、個人(女性)的自我認同、性與生育與堕胎、對提到性的羞恥心理、家庭矛盾、甚至說政治政策,這些矛盾交織在一起,似乎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導演隻是将它們呈現出來,至于說如何理解,隻能說見仁見智了吧。

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