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能想象嗎?一個頭發花白的60後退休老人,居然也趕起了時髦,追着當下熱門電影跑。沒錯,說的就是我!最近《哪吒2》票房一路飙升,沖破120億大關,那熱度簡直了。我這心裡也癢癢的,尋思着,這麼火的電影,到底有啥魅力?于是,我就自掏腰包,走進了電影院。
嘿,您猜怎麼着?看完第一場,我那叫一個意猶未盡,感覺就像小時候吃了顆糖,沒吃夠似的。第二天,我又麻溜地跑去電影院,二刷了一遍。我自己都忍不住自嘲,雖說這貢獻不大,但好歹也為120億票房添了那麼一丁點兒磚加了那麼一丁點兒瓦。

咱60後啊,童年可不像現在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那時候,能有本小人書看,就跟過年似的。我記憶中的“哪吒”,就是黑白畫小人書中的形象。畫裡的哪吒,腳踩風火輪,手持乾坤圈,那模樣别提多神氣了。他反叛、桀骜不馴,面對強權,從不低頭,這種性格,一下子就成了我們少年時代的英雄标杆。
那時候,哪個少年心裡沒藏着點對哪吒的崇拜?可在那個年代,大人們都希望孩子聽話,做個乖乖寶。我們心裡就算想學習仿效哪吒的勇敢,可話到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畢竟,誰要是敢像哪吒那樣大膽喊出心裡所想,那可得被當成異類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悲劇将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們的勇氣,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也隻能被壓抑。
您還别說,少年時代在心裡埋下的那顆關于哪吒的種子,到了老年,居然被喚醒了,開始萌芽、茁壯成長。如今再看哪吒,心境可大不一樣了。我們對哪吒這個魔童,少了少年時的懵懂,多了幾分理解和愛憐。

看着哪吒在電影裡的掙紮與成長,就像看到了自己這一輩子的起起伏伏。他不服輸,不認命,勇敢地和命運抗争。這讓我們這些老人感同身受,忍不住直抒胸臆。有時候看着看着,眼淚就不受控制地流下來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那一聲怒吼又豈止是哪吒一個人的怒吼啊。他吼出了幾乎所有人心中壓悶着的呐喊。
是啊,人人心裡都有一個倔強的哪吒,都有一個不服輸的魔童,都有一顆勇敢的心。就像尼采說的,“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将使你變得更強大”。無論年齡多大,我們心中的那份勇氣和倔強,永遠都在,它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會在生活的磨砺中,愈發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