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構思精巧,對美國曆史進行了穿針引線式的回顧,堪稱一部微縮的美國當代史。它幾乎涉及美國從二戰後到1990年代的所有重大事件,囊括了黑人民權運動、中美建交、越南戰争等世界焦點,并借阿甘這一媒介“在場”加以演繹和重塑。

一、南北戰争與種族矛盾

阿甘的家鄉是地處美國南方的阿拉巴馬,作為曾經的蓄奴州,長期倚靠種植園經濟,奴隸制思想根深蒂固,至今也是美國人刻闆印象中貧窮落後、“紅脖”州和民主黨票倉的代名詞。阿甘的名字取自美國南方将軍福裡斯特(Nathan Bedford Forrest,1821—1877),他也是著名的3K黨的創始人。作為一名奴隸主,福雷斯特終其一生堅持維護奴隸制的立場。當有人揚言這場戰争是為了南方的獨立而不是為了奴隸制時,福雷斯特斷然反駁道:“如果我們不是為奴隸制而戰,那我倒想知道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戰?”擁有這樣一位先祖,阿甘卻在軍旅生涯中與黑人戰友布巴結下了過命的友誼,并在退伍後毅然從事布巴的家族産業——捕蝦,延續了戰友的遺願。電影将阿甘塑造成民族的救贖者,試圖表明美國盡管有種族主義的曆史根源,但卻能超越曆史的醜陋。

二、越戰之殇與左翼運動

中學曆史教科書裡有過“陷入越南戰争的泥潭”的表述,事實也的确如此。當武裝直升機在越南的叢林上空盤旋時,電影選擇了搖滾歌曲《幸運兒》(Fortunate Son)作為背景音樂:“我不是參議員之子,我不是百萬富翁之子,我不是幸運的那一個……(I ain't no senator's son, I ain't no millionaire's son,I ain't no fortunate one, no)”。年輕的戰士們遠離本土去為老頭政客們打一場毫無意義的戰争,成了大量反戰美國人的共識。美國國内反戰情緒高漲,“黑豹黨”與嬉皮士運動興起。

電影中阿甘想要帶珍妮回家時,誤入了黑豹黨聚會。黑豹黨成立于1966年,在60年代是一個激進的黑人左翼政黨。其宗旨是确保美國黑人擁有和白人一樣的權利。被稱為“嬉皮士”或“鮮花之子”的年輕人大多來自中産階級,他們長發束帶、穿着喇叭褲或粗布蠟染襯衫,共享财産和伴侶,在泥漿裡的濕睡袋中性愛、吸食大麻,在暴雨中随着搖滾樂瘋狂搖擺,如同呼吸空氣一般。“Make love,no war”——他們正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尋求人類的愛與和平,抗議和諷刺着政府的戰争政策和遠在越南的泥沼裡作戰的同齡人。

三、家庭觀念與保守主義

貫穿整部電影的一個線索是救贖與和解:童年受過創傷的珍妮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最後響應了阿甘的呼喚回歸家庭;丹中尉與越戰中失去雙腿的慘痛經曆和解,甚至找了一個越南裔伴侶。

誕生于1990年代的《阿甘正傳》融入了當時美國典型的曆史意識——右派保守主義回潮,即崇尚“愛、純真和持之以恒”,珍視家庭,重視朋友,相信上帝。追溯其價值源起,滿載清教徒的五月花号登上北美大陸建立起的美利堅文明,成為美國保守主義價值觀的源頭與核心。那個雙腳殘疾,為了擺脫欺辱的阿甘不顧一切地狂奔,正如當年飽受英國殖民剝削的清教徒在獨立戰争中奮起反擊。而到了戰後的美國,年輕人經曆了戰争的創傷,對生活失去信仰,開始對集體、宗教和傳統的價值進行全方位的破壞。作為“嬰兒潮”裡成長起來的“垮掉的一代”,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在經曆和見證了動蕩不安的1960年代和自我張揚的1970年代後,對故事場景的甄選中凸顯了較強的保守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