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出車,一個是上鐘,都是伺候老闆,司機和妓女

我接受的雖然是日本教育,但我更喜歡的是中國的書籍,所接觸的人是中國人。我們這個民族所受的苦難太多了,雖然我不是還很了解它,但我要把所看到所經曆的寫下來

我知道,這裡是僞滿洲國奉天,跟你們台灣差不多,都沒有脫離日本人的掌控(1940年)(當時有志氣的中國人在僞滿國内的生活狀态是如何的,也看得出卑顔奴婢趨炎附勢的人的嘴臉,催房錢尖酸的像個男人婆)
你想看中國還是得進關内,進了山海關看看北平天津,中國味才濃
可惜現在也被日本人占領了
過去的中國也常常被異族占領,可是也改變不了中國啊(一直還是姓中華)。雪早晚會融化的。

你們台灣人來到這裡來,還不是占日本人的光,抗戰勝利了,靠山沒了,拿你點木炭,還收錢?

寫來寫去都賺不到一塊錢,還不如你出去做工賺十塊錢,都是退稿,兒子你不要走我這條路
寫作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本分,不管退稿與否,我還是要寫,一直寫下去

我讀的書沒你多,去過的地方也沒你多,可是我比你大上幾歲。人都有不如意的時候,種田也有遇到天旱的時候,咬咬牙都要撐過去的(哀樂轉場,跟之前轉頭/咳嗽轉場,既有符合情境的特征描寫,也把人物當時的心理狀态和神态都展現很妙,秦漢這裡拿着病死的二兒子的泥塑悲從中來的塑造很棒,林鳳嬌哭戲結尾也是,堅強自立的母親妻子形象,雖然還是有時代的局限性,但不影響人物形象的立體與光輝)

其實哭又有什麼用處呢,立民,我也隻能用哭來表達我心裡的哀痛,慚愧悲傷和悔恨…從前我不相信有靈魂,但現在我甯願相信你還在我身邊。魂兮歸來,跟我們一起回家吧

汗水留在稻田裡總會長出稻子來
同姓結婚的不隻是我們,看來我們并沒有錯

你跟我走的時候有沒有擔心過什麼
當然有。上船的時候,我擔心出去後你不要我了(圍繞着彼此之間的愛情)。你去台北看病,被擔架擡走的時候,我擔心再也看不到你了(圍繞着責任與家庭)。現在我擔心孩子們都醒了找不到我們了

後半段是窮苦耕耘的筆墨寫照,但也是精神豐收的奇妙象征,第二個孩子的離去,第四個孩子的倍加珍惜,這麼多張嘴的揭不開鍋,與膝下滿堂的天倫之樂,雖然短暫,也是充實的,死在用筆寫作的木桌上,也是魂歸夢裡的最好宿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