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期,由搜狐視頻和領譽傳媒聯合出品的原創古裝網絡劇《刺客列傳》上線,收獲了4.1億播放量。2017年6月回歸的《刺客列傳之龍血玄黃》(《刺客列傳2》)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掀起了一陣輿論熱潮。

《刺客列傳2》延續第一季的劇情,繼續講述架空時代中幾大諸侯國權謀相争、群雄逐鹿的故事。整部劇在制作方面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邀請到曾執導《老九門》、《活色生香》等熱門電視劇的導演何澍培擔任導演兼監制,美術團隊則是大熱電視劇《楚喬傳》的班底。服化道方面相較于第一季也更加精緻,使用了戲服2000套、飾品2000多件,道具更是超10000件。

曆史正劇的青春化

2016年,《刺客列傳》一經播出,就憑借全劇沒有一位女演員而受到關注,這樣的獨特設置也延續到第二季,從主角到配角,甚至連龍套均沒有一位女性角色。

作為一部架空時代講述鈞天大陸上幾大諸侯國權力紛争的網劇,“男主戲”的設置是為了滿足劇情的需要。劇中幾個虛構國家的君主和刺客都是男性,整部網劇主要着墨于這些人物和國家間的愛恨情仇,再加之網劇的時長限制,為了保留主要劇情,隻能果斷放棄女性角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将受衆群定位于95後女性觀衆的《刺客列傳》,也的确可以通過滿屏“小鮮肉”牢牢抓住觀衆的眼球。

不過,搜狐視頻更加強調的是《刺客列傳》曆史正劇的定位。通過對曆史正劇的青春化演繹,一方面滿足95後受衆的觀劇偏好,另一方面注重精神内核的輸出。《刺客列傳》所傳達的刺客精神和家國情懷,才是真正引起觀衆共鳴、讨論的核心原因。

當然,精神内核的傳達一定依附于劇情,而《刺客列傳》第一季播出時,就憑借複雜的權謀相争和人物刻畫博得網友的好評。知乎用戶@逢山泣鬼就曾直言這是“一個世界觀挺大的故事……通商攻城,合作離間,權謀燒腦。”《刺客列傳2》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國與國之間的戰争場景,權謀争霸的故事性也更加曲折離奇。此外,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對人物複雜心路曆程的刻畫,力争塑造更為飽滿立體的人物,區别于以往影視劇“好人”“壞人”的粗暴定義。

“細分市場”+“用劇造星”

随着IP概念的走紅和網生内容的豐富,争做爆款、打造頭部内容成為諸多公司的創作邏輯。但《刺客列傳》自誕生伊始就獨辟蹊徑,不盲目追求成為适合全網用戶的爆款作品,而是聚焦垂直領域,直擊目标受衆的口味,在小衆的範圍内做到極緻。

當大多數公司還在追捧大IP、大卡司的當下,這樣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也給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劇集受衆群定位清晰,在細分定位後深耕内容創作,粉絲黏性極強。

《刺客列傳》推出之後,熊梓淇、朱戬、查傑等多位新人迅速吸引大衆關注。其中,熊梓淇在拍完《刺客列傳》後收獲大量粉絲,還受到《老九門》、《古劍奇譚》制作人林國華和《旋風少女》制作人周丹的賞識,之後相繼出演《畫心師》男一号和湖南衛視熱播劇《浪花一朵朵》男一号。第二季新加入的陳雨成、劉彤、虞祎傑也大有成為“流量小生”的勢頭。

一部成功的原創網劇《刺客列傳》,就向行業輸送了一批新生力量,可見“内容為王”的重要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刺客列傳》對新人的培育絕不止步于劇集本身,而是圍繞《刺客列傳》這一原創IP,從多種維度全面造星,拓寬受衆群。

除了寫真集、畫冊等傳統衍生周邊的生産,出品方針對刺客定制花絮孵化出衍生綜藝《刺客學院》,目前搜狐視頻播放量已達1.3億。當大部分人對“路演”的概念還停留在電影宣傳上的時候,《刺客列傳》主創就進行了約百場路演,和粉絲近距離接觸。

此外,同年7月22日,由《刺客列傳》同步衍生出的國内首支古風男團“刺客先生”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唱。這些原本蓄勢待發的年輕演員随着《刺客列傳》和多維度造星的方式而走紅,反過來,他們的成功也将持續點燃《刺客列傳》的熱度。

“差異化”定位

近年來,幾大視頻網站先是紛紛砸重金争奪熱劇版權,又争相開始自制内容的打造。随着國内幾大視頻網站相繼選擇從“YouTube”轉型為“Netflix”,互聯網自制劇的競争也日益白熱化。

在熱播劇和綜藝的競争中并不占優勢的搜狐視頻,一直側重于打造自制内容。搜狐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搜狐視頻CEO張朝陽也曾多次強調,視頻行業不是靠錢來競争。

在《刺客列傳2》的發布會現場,張朝陽曾将2017年定義為搜狐視頻自制劇的“收獲季節”。2016年,搜狐推出了包括《刺客列傳》《法醫秦明》《親愛的公主病》在内的大量自制劇,不僅創下了不錯的播放量,還收獲了可觀的粉絲群。

2017年,這些自制劇第二季相繼提上日程,也就應了張朝陽所謂的“收獲季”。比如,《無心法師2》在暑期檔上線,《器靈2》也于下半年推出。第二季内容的播出不僅繼續加強了劇集的“IP效應”,形成了系列化的文化品牌,同時也為搜狐視頻的精品網劇戰略的“品牌布局”添磚加瓦。

當然,自制内容所面臨的更大挑戰源于市場。随着網劇、網大等網生内容産品愈加豐富,受衆也再不斷分化,他們的審美需求愈加難以被滿足。尤其是95後的崛起,其獨特的審美趣味給内容創作帶來了新的難題。

由此,我們看到《刺客列傳》獨辟蹊徑地選擇聚焦細分領域,以小博大。此外,搜狐視頻出品的自制劇《親愛的公主病》、《法醫秦明》、《無心法師》等都堅持“反套路”,不盲目跟風追求大熱IP。比如《無心法師》極富本土特色的“民國式恐怖”,《親愛的公主病》“不按套路出牌”的網感,都體現了搜狐視頻自制劇大打差異化定位,滿足細分領域受衆的思路。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劇集都以小體量的成本獲得了不錯的播放成績。

2017年下半年,除了《無心法師2》、《器靈2》,包括《端腦》、《親愛的王子大人》、《拜見宮主大人》、《無法擁抱的你》和《犯罪心理小組》等在内的搜狐視頻自制劇也将相繼推出,足以證明其持續輸出精品的能力。這些作品的題材類型頗為豐富,覆蓋了青春、愛情、科幻、懸疑等領域,能夠滿足不同偏好的互聯網受衆,也繼續了搜狐視頻聚焦細分市場、尋求差異化定位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