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重看,4.8升至5.0+++
不會再有比這更令人魂牽夢繞的電影了,從第一分鐘開始手便止不住地顫抖,再度被墨鏡王無與倫比的調度能力所打動。他先将一個架空的情境—60年代的香港作為嚆矢,形成了吳侬軟語和粵語互通的場面(也恰似他本人的經曆)。随後,與梅林茂的配樂,張叔平設計的旗袍以及杜可風的搖鏡一起作為麥格芬推動着情節(亦可視作時代的象征)。同時,置景嬗變成感情的培養皿,醞釀并滋生了許多難以言喻的情愫,瘙癢着觀衆内心。例如狹窄的走廊導緻兩人需擦着肩而過的慢鏡,此時的一個眼神便能成為永恒。隻可惜,一切鋪墊都皆是為了突顯出情至深處之時冷不丁離别的殘忍…或許,周先生在樹洞埋葬的不僅是那段若即若離的關系,更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别。
所以,如果真有那張船票,請讓我們将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李泰祥《告别》)
with 瓜
ps:最後2001那段沒必要哈,惡趣味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