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諸多關于殺人動機的評論,我不禁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我們當真看的是同一部電影?竟有如此多的人因所謂“未揭示動機”而打低分,可那動機明明就是“精神疾病”,這有何難以理解之處?精神分裂作為殺人動機難道還不夠充分?甚至還有人追問他為何會精神分裂!這分明是一個探讨如何面對喪親慘劇的故事,重點壓根就不在慘劇為何發生。或許很多觀衆想看的隻是獵奇、精神病人殺人以滿足視聽刺激的兇案,那你們可真是選錯了影片,此片絕非同類。慘劇不過是背景闆,電影叫《爸爸》,不是什麼《荃灣少年殺人始末》,更不是《踏血尋梅 2》。

而且現在的差評風向總有人在往"殺人動機"上帶,好奇怪!如今的觀影評價,仿若一場盲目的狂歡。不少人在影評的世界裡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淪為跟風的傀儡。隻要有某個看似合理的聲音率先給出差評,便會有潮水般的人不分青紅皂白地附和。僅僅因為他人的論斷,就草率地給影片貼上負面标簽。當評價不再基于個人真實的觀影體驗,而是被從衆心理所主宰,那電影藝術的多元性與創新性又将何去何從?誠然,觀影偏好因人而異,但帶着統一标簽和先入為主的預期去評判,難道不是對電影本身極大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