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寫完《無憂渡》劇評後便開始興趣盎然了,至昨夜網站上更新,着實無所事事,于是又繼續往下看。這幾集,講的是赤練蛇妖報恩的故事——明顯,這個故事并不是主線,但是我發現相對主線故事,我似乎更喜歡這種小支線故事。
赤練蛇,第一個讓我想起來的,便是金庸大神筆下的赤練仙子李莫愁了。無它,印象太深刻。記得《神雕俠侶》一開場,印象裡似乎就是赤練仙子李莫愁的一場大戲,并且她是以一個反派的角色上場的,由此也就埋下了整個《神雕俠侶》中李莫愁的整個底層基調,随着整部小說往後讀,慢慢地對李莫愁這個角色的理解會漸漸深入,但是最終依舊無法給她安排一個相對好的結局,多少有些意難平。

赤練仙子李莫愁,殺人如麻,心狠手辣,喜怒無常;但是再往後看,慢慢發現其實她也似乎并不是那麼窮兇極惡,她對陸展元是癡心不改終身守身如玉,縱然他已娶了别人為婦,她雖然由愛轉恨但她仍舊矢志未改,她永遠唱着那首“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天問,一路直到死了,她比書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更專情,更癡情。
試想一下當年,她武藝高強,她貌美如花,初出江湖美豔無方亦并無惡名;初遇陸展元,他門戶不如自己,武功不如自己,甚至才貌皆不如自己,但是她依舊無怨無悔地愛上了對方,并且至死不渝,她并不計較自己樣樣比男方更出色。直到對方棄了自己娶了另一個也是樣樣不如自己的女子為婦,這才使得她由此性情大變成為武林魔頭。風陵渡口初相見,一見楊過誤終身;她呢,何曾不是一遇陸子誤終身——郭襄至少最後還功成名就成為一代開山祖師,她最後唱着情歌慘死,以結局論,陸子之誤遠甚于楊過呀。
小說越讀到後面其實越會覺得李莫愁可憐,尤其像公孫止那樣的老流氓,你會覺得完全是辱沒了李莫愁,他怎麼配得上她呀,把他倆放到一起,對李莫愁來說都是一種侮辱。李莫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一說赤練蛇,我會不由自主地直接想到她,也是因為她,塑造了我認知裡對于赤練蛇這個蛇種的既有印象。
赤,那便是紅了;練,則是環狀。赤練蛇,字面上看,就是紅色的帶有環狀紋理的蛇了。而李莫愁斌予了它一定的文學性格——有毒,暴躁,但是也不會一棍子打死,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不會恨她,甚至會覺得她有點可憐,這種情感會帶到對赤練蛇這三個字上面來。

《無憂渡》裡的赤練,除了讓我想起來李莫愁之外,第二個讓我想起來的,其實是《白蛇》的傳說。小時候看《白蛇傳》,會覺得許仙這個人,這輩子當然還是個好人,但是他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是他幾個轉世之前的某一天,救了一條小白蛇,然後才有了這輩子的所有故事,像什麼斷橋相會、遊湖借傘之類的故事才有可能發生,如果不是幾世之前救了小白蛇,或者說白素貞在這一世沒有來報恩想着再修煉幾百年,許仙也就是一個小鄉城上的小醫士罷了,就像萬萬千千的醫士一樣,在曆史長河上半點塵埃也不會留下。
赤練與杏仙,不就是那個調換了男女身份的《白蛇傳》——白蛇為女,許仙為男;赤練為男,杏仙為女——同樣是蛇妖報恩,同樣是人類背叛了來報恩的蛇妖——他們的名字都帶着一個仙字,他們的種屬都是蛇類,并且兩蛇妖同樣是一心向善,為了報恩才開了殺戒——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你說它僅僅隻是巧合嗎,我不信。這要麼就是借《白蛇傳》為底本的再創作,要麼就是一個直接在向《白蛇傳》緻敬的小單元。

杏仙與赤練的因緣,是杏仙小時候彈琴,赤練經過,于是聽了琴音,屬于赤練的音樂啟蒙,此其一;而赤練因為癡迷琴音而被捕蛇人抓住,小杏仙偷走捕蛇人的蛇簍放走了赤練,此其二。所以赤紅心中,小杏仙對其音樂啟蒙,賦予了他音樂上的生命;又實打實地救過他的命,賦予了他實質上的生命。可謂是啟蒙樂智又救其性命,屬于雙重意義的恩義。
赤練苦修,又一心向善,甚至在法恩寺裡幫助前來救助菩薩佛祖的衆生,在其能力範圍之内行懲惡揚善之事,倒也是功德無量。反觀小杏仙,幼年凄苦,之後的人生更是多舛,嫁非良人,又受惡鄰欺辱,還受宗族欺壓,于是她也求到了法恩寺的菩薩座下。赤練為救恩人,殺其劣夫,滅其惡鄰,甚至在杏仙祈求變為男子的禱告後,将自己褪下的蛇蛻給了杏仙,将其變成了自己的模樣,給她換了一個性别,換了一個人生。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不去吞象,但是人心會被貪念驅使着去吞。杏仙重新拾回了琴藝,以赤練之名行琴師之名,本來也是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朝中來人聽了杏仙之琴,邀杏仙前往都城去為帝王演奏,所謂天子樂師可名揚天下,于是她心一狠,給赤練的水裡加了雄黃,又一劍刺向了赤練,直接将赤練置于死地。
這個時候的杏仙,已經忘記了赤練殺其夫救她于水火,殺其惡鄰救她免再受辱,甚至給了她蛇蛻給了她一個生生的機會;如果說,赤練報恩,他其實已經報了,杏仙啟其樂智,杏仙救其性命,他也同樣救了她兩次,可抵恩義了,并且他還再給她造了一個新生,若論恩情,杏仙欠他的,也許更多。但是杏仙沒有想過這些,她想要他的模樣,她想要他的身份,她想要他的名聲,她想要他的事業,她想要他的所有一切,于是她直接對赤練痛下殺手。

這個單元裡,劇集沒有給杏仙找任何借口,連半點美化的意思都沒有,直白到讓人不忍直視。像《白蛇傳》裡的許仙,最不濟的借口是他受了法海的蠱惑,所以他落一個未能明辨敵友的不智,再落一個不信任自己妻子的不義——但是杏仙呢,忠義禮智信她幾乎都丢了。這樣的批判,比《白蛇傳》要直白也嚴厲得多。
赤練潛心修行一心向善,所以雖然受了重傷也折了許多道行,但是他完成了他的報恩,其實他願意。單元的最後是他騎着一匹白馬隐去,經此情劫之後,或者他方能放下塵緣從此大徹大悟。至于杏仙,劇中似無再做交待,但是她亦是承其恩情,也許真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未可知,縱然我們也許不齒她的為人,但是赤練報恩,以赤練之報,還她半世平安與幸福,倒也不是不行。
總道是蛇蠍心腸,然後蛇蠍仍懂感恩報恩;反觀這人心歹毒,完全不顧情義。這其實就是一個男版的《白蛇傳》,隻是它比《白蛇傳》批判得更加徹底,也更絕情。
以上,2025-04-26 00:07:26;乙巳蛇年庚辰三月乙醜廿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