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号院線首映,還是值得一看
即使隻是沖着兩段超長長鏡頭去
ps.翻譯還是克制了些,最大遺憾是西語部分聽不懂
———————劇透分割線————————
相比57年劇場版,場景從倫敦變成繁華的時代廣場,男人說的沒錯,這可是當今最繁華的時代廣場,不管走到哪,都會有拐角,預示着不同的可能性。可在主管質疑佩德羅偷錢之際,數字屏上(大概是)遊戲場景占滿銀幕,遊戲者不斷的拐角、行走、碰壁、再拐角,高可能性的真相是走不出的美夢迷宮,就像佩德羅獲得短暫的休息,走出幽閉的廚房,隻能在狹窄街道中像井底之蛙一般看鳥從頭頂飛過(像是鴨子聲),做着忙到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夢。
主管找兩人審問時,佩德羅和茱莉亞都反駁,你根本不了解他/她。但冷藏室一段,影片第一次有色彩,親密的情節和幽冷的藍光極其割裂,佩德羅被要求用西語說出對方(大概)聽不懂的美夢,茱莉亞說着對方不了解也沒在聽的上一段婚姻如螞蟻爬身的噩夢。孩子是“簽證之愛”說法的具象化,茱莉亞有堕胎的真正決定權,也是佩德羅最終有沒有簽證的決定者,甚至親密的愉悅也是茱莉亞單方面給予佩德羅的。佩德羅則是自我束縛的一方,母親托埃斯特拉遠隔萬裡送來的“最珍貴”的香葉,他毫不猶豫地全撒在了給茱莉亞的三明治裡,把所有錢給茱莉亞做産檢,跟媽媽說過幾天再給家裡寄錢。電話裡家那一邊嘈雜的聲音變成模糊(似乎透過收音孔在偷窺)的熱鬧畫面,他可是長輩口中極聰明的在時代廣場做大廚收入頗豐的有出息的人。在美國成家立業是他給家人預設的美夢,即使茱莉亞從一開始就有強烈的堕胎想法。相比其他移民,他确實很聰明很有趣,英語熟練到可以給其他勞工當翻譯,對美國的殖民史了如指掌,會說很多漂亮話,這大概也是茱莉亞選擇他而不是白人麥克斯的原因。片中最觸動的台詞是“我甚至不能用西語哭”、“我懷了你的孩子,這還不夠親密嗎”,公認的“簽證之愛”被提出後,愛就變得可疑。但看到結尾,我還是覺得兩人有些純粹的愛的沖動的。聽到老闆要給自己簽證後,佩德羅欣喜若狂穿過出菜架親茱莉亞的肚子,他的美國夢仿佛下一秒就要實現。在被質問後,茱莉亞透過百葉窗偷看在街道玩得傻樂的佩德羅,嘴角藏不住的開心。但院線版删了不少鏡頭,兩人的矛盾和争吵就更突出了,一個時刻厭惡自己的墨西哥身份,對幸福患得患失,佩德羅大概不是為了要簽證才一直求着茱莉亞生下孩子,而是覺得“孩子是這個爛地方唯一的美好”,至少成家立業可以實現其中一項吧,所以茱莉亞堕胎後他也沒有關心她,隻是一味地崩潰…;一個是移民們口中出生尊貴的金發女,實際被生活重負壓得無力。堕胎後,茱莉亞穿過極長的通道,即使她不斷打開燈,燈還是會在不久後滅掉。就像她在開頭堅信自己很強壯,還是得面對還小的孩子、無盡的工作、性騷擾……海報上代表收入來源的點菜單緊緊捆綁着兩人大概是這個意味。出菜架是兩個世界——汗濕長衫的後廚區和穿漂亮衣服跑一跑就收小費的服務區的分隔線,但相互控訴“你不懂我(的苦)”的廚師和前台服務員,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别呢?
影片第二處色彩是結尾的綠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釋,象征美刀嗎?還是神的召喚?都理由充分。綠光和前面那不勒斯移民的夢,以及出單機的綠燈對應,确實設計的很妙。那不勒斯移民因殘疾被out後,自以為綠光拯救了自己,醒來還是在餐館以非法移民身份幹着幹不完的活。佩德羅遭受一系列崩潰後砸碎了老闆唯一在乎的出單機,有什麼用呢?隻有單子一直出,綠燈才會不停閃,正如白人老闆說的,給你們吃的了,你們還想要什麼?即使暴力擊碎了出單機,它仍然會閃着綠光,因為生活還是得靠????帶來的幻想活下去。綠光是希望,但也隻是短暫的自我感動。就像剛看完電影時十分激動,感覺太敢拍了,簡直是一場酣暢淋漓的發洩,仔細一想,還是有一些可以處理得更好的部分。
導演引的每一條線似乎都在宣洩曾經在廚房洗碗的打工之憤哈哈。最典型的是在領導面前唯命是從在背後不時發瘋的佩德羅,還有被壓榨到極點堕胎完還得繼續工作被罵遲到的茱莉亞。比較迷惑的是開頭同樣來自墨西哥的兩個女人,可能想設置對照,一個很年輕還不到打工年紀,幹的是頗有挑戰性的廚師工作,一個很老了還要做服務員,如果不是偷錢事件突發,年老一個應該不會面上工作。兩個人在工作中都處處碰壁,都被不定時發瘋的同鄉的佩德羅吓死。麥克斯面對一群移民互相打黃腔隻能一忍再忍,說英語是他自證尊貴的唯一辦法。還有可憐的主廚,全程大吼催幹活進度,忙碌到極點還得唱歌否則底下罷工,勤勤懇懇幹活二十五年遇到佩德羅這種憤青也是很慘了。還有金融危機失業的老人,饑餓時吃“狗食”或是龍蝦其實都一樣,裝着精美龍蝦的泡沫盒五百年後才能降解,就像美國夢花樣頗多的保障要幾百年後才能實現。看到最後感覺隻有法籍les薩米拉情緒穩定很(法國人的松弛感?),她的夢裡無關????,隻有愛,衆人索煙時,她雖生氣,也給了,櫻花可樂出口壞了的時候,主廚隻顧大吼,而她一個皮筋就解決了問題。
總的來說,本片戲劇感十足,涉及的每個議題單拎出來都很沉重,全片也是圍繞偷錢事件,每個人被無意義地約談,打工人的壓力具象化為被指認偷錢就得失業/被遣返。但就如事件的結局一樣,導演用了很戲諷/輕盈/喜劇的方式,結尾處也是凝重氛圍突轉歡快爵士樂。即使薩米拉強調了n遍,還是有人去開櫻花可樂,混亂到極點也變成常态。象征尊貴的龍蝦,是另一版海報中唯一彩色的事物,但它在最初也隻是窮人吃的海洋雞肉。價值尊貴都是人類在賦予,就像片中涉及的議題,真正的差異隻是個體與個體間不可能完全的互相理解,就像男女主。正常人誰會去看自己的桌底呢?丢失的????一直在那。正常人又怎麼會發瘋呢?矛盾一直都在那。老闆看似考驗的問題,不過是個玩笑。看似放棄選擇,或許是導演給出的最大諷刺,“我忙着呢,沒心思想這種問題”。這個意味和《利益區域》中納粹一家全程忙碌忽視異常有點類似。
“我忙着呢,沒心思想這種問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