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喜歡這部劇,打算從心理學視角上來分析下這部劇男女主愛情吸引我的點。

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酣暢淋漓,沉浸式的追劇體驗了!随着年齡漸長,加上我本身就是十幾年的小說愛好者,眼光也越來越挑剔。能夠讓我停下腳步看完全本小說,仔細欣賞的偶像劇也越來越少了。但是我卻已經四刷過《獻魚》,反複重溫二人轉的部分。那種幸福和愉快,仿佛自己也談了一場高濃度的戀愛一般,久久走不出來。盡管劇情有很多瑕疵,但我仍然願意強烈推薦它。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愛意滿滿的cp了~

...

《獻魚》到底有什麼魔力呢?最直接的理由,是男女主演技不錯,眼裡有情感流動,表情和肢體動作上,都在向觀衆說明,兩人心心相印,無法分離。内娛真是苦木頭美人久已,想要說兩人相愛,不是親抱就有用,至少眼神要傳情吧。

...

其次是司馬焦的臉和妝造真的是完全長在我的審美點上,清冷孤傲,黑發長袍行走在屋頂間,仿佛“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這句詞”,阿瑟實在貌美。璐璐演的廖婷雁靈動可愛,不管去到哪裡,都笑容滿面得想着怎麼享受生活,完全符合快樂小鹹魚的人設。尤其紅衣飄飄,被司馬焦抱在懷裡斜飛上天的畫面,實在太美了。

...
...

但我仔細想了想,真正讓我沉淪的是什麼呢?我覺得是2個角色背後的心理厚度。司馬焦從小孤獨長大,被父親和族人用生命托舉,背負着拯救司馬一族的沉重期待。而唯一真心愛他的母親,卻在痛苦與矛盾中想要親手結束他的生命,好讓他免于受苦,最終又為了保護他獻出了生命。他被犧牲、謊言和責任包圍,難以真正信任他人,生命底色帶着自毀色彩。等到大仇得報,使命完成,他的人生幾乎隻剩毀滅的出口。這是長期被犧牲與利用包圍的孩子最常見的心理模式:在失去目标之後陷入空虛,甚至主動選擇自我消耗。

...

停雁恰恰相反,她是一隻輕松自在的小鹹魚,身上帶有一種難得的心理彈性。她對生活沒有過多的功利計算,也不急于通過别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能吃能睡,蹦蹦跳跳,展現的是一種接納現實、享受當下的生活态度。總是用善意的眼光解讀别人的行為,心特别大,不裝事。别說男主會愛上她,作為觀衆,我也會很欣賞這樣陽光熱情,自我接納高的人。跟着這樣的人一起生活,每天都能吃好喝好心情好。這種心态讓她與司馬焦形成鮮明對照:他肩負沉重的責任與使命,而她的存在則像一片柔軟的緩沖區,給予他從未體驗過的放松與自由。

同時,停雁對司馬焦完全沒有利用之心,她的依戀模式更接近健康的安全型。她不依附、不索取,而是出于真心去陪伴和信任他,尤其是在停雁用提升的功法,為他下了一場雪,隻為了讓他開心,這對于司馬焦來說是全新的體驗,“隻為了讓我開心?沒有别的目的嗎?”。這就是司馬焦動心的第一刻。盡管他自己還未察覺~

...
...

這種無條件的善意與接納,往往是最有力量的療愈方式。她讓司馬焦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并不是被期待的工具,而是被當作人、被真心看見的存在。就像司馬焦自己說的那樣,别人要麼敬畏或者利用他,要麼想封印或者殺了他。隻有她把當成路邊的樹木,石頭平等對待。

他一次次借助真言之誓來試探停雁,從最初想确認她是否真的沒有殺意,到後來想知道她會不會離開自己,其實都是在彌補早年缺失的安全感。這種外力,就像是他構築起的一道“心理拐杖”,幫助自己暫時對抗不信任與不安。在劇情裡,停雁因頻繁被下真言之誓而憤怒,主動與他溝通,提醒他想要知道别人的真心不是隻有這一種方法,并且也撕開了他内心的防線,讓停雁知道原來這個男人對她珍而重之,不舍得她有一絲傷害。在這點上,雁雁才是那個心理更為健全的人,她用行動與理解教會司馬焦,信任的根本在于心。

...

而師祖對停雁意味着什麼呢?來到這個異世界,停雁其實也是很孤獨的。她之所以能在吃人的環境裡,保持善良的底色,也是因為師祖的保護和兜底。這與後面魔界篇的雁雁也形成了對比,就算再怎麼善良,為了活命,也不得不學會殺人。因此師祖的愛是一種強大為愛人托底的能力,你做你的鹹魚就好,不用改變,我會為你保駕護航。

男主生命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就是發現庚辰仙府為了飼養靈火,像牲畜一樣圈養了司馬式後人。而他沒能改變這些人的命運,看着所有族人慘死眼前,聯想到自己從小被責任、謊言和犧牲裹挾的一生,他第一次徹底崩塌,生出“同歸于盡”的決絕。那是典型的自毀性沖動——當一個人長期壓抑痛苦而無力改變時,毀滅世界與毀滅自己,幾乎成了唯一的出口。

...

但是到最後一刻,懷裡小水獺的心願——我注定會過上閑雲野鶴,吃喝玩樂的日子——拉回了他的生本能。在最黑暗的時刻,他選擇了留下,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守住她的願望。這一決定,成了他命運的分水嶺。這便是他人意義的力量:當一個人再也找不到為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時,愛與連結可以重新喚醒求生的本能。對司馬焦而言,停雁不僅是他的愛人,更是他的救贖。

...

魔域篇雖然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但男主給予的愛,卻依舊讓我欣賞。女主失去了記憶,對眼前的一切都充滿不安與抗拒,可司馬焦卻沒有急于把真相強行塞回她的腦海。他選擇尊重她的節奏,耐心守候,為她奉上所有她最喜歡的東西。即使當她試圖逃跑,他也沒有用身份和力量去束縛她,為她準備好自保的手段,偷偷放手讓她離開。但是遇到危險,仍然上前保護。也不會責怪她,怎麼到處亂跑。

...

和男三相比,司馬焦的愛最偉大之處在于完全的信任。他不試圖掌控她,而是始終相信她會用自己的方式走回到他身邊。而同樣是認為女主失憶了,男三就非常自以為是,欺騙女主,強行恢複女主的記憶,即使女主拒絕,也沒用。因為他要的不是女主安甯快樂,而是據為己有。

這種占有式的僞愛,它看似熱烈,實則建立在控制、操縱與不安全感之上——“我要得到你,不管你是否願意”。影視作品裡常見的“雖然愛她,但還是隐瞞許多事情讓她受傷,因為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其實正是這種僞愛的延伸。它的本質不是尊重,而是剝奪對方的選擇權。現在的我已經不吃這一套了,如弗洛姆愛的藝術所言,真正的愛是,了解,關心,責任,信任與尊重。

...

所以,司馬焦和停雁的愛情之所以好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甜到冒泡的互動,更是因為它展現了一種成熟、健康的親密關系。在心理學上,真正穩定的關系并不是建立在控制、隐瞞和犧牲之上,而是建立在平等的信任與雙向的尊重裡。司馬焦沒有把停雁當作需要掌控的對象,而是當作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去看待和守護。他懂得,她有權選擇,她有權決定,她有權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愛她的人,隻會為她提供可能性,而不是剝奪自由。

...

女主最後臨死前有一句話——如果我不愛你,不管在哪裡我都會過得快樂。可如果我不愛你,在哪裡我都不會過得這麼快樂—— 完美诠釋了停雁的獨特魅力:她的幸福從來不是依附于别人,而是源自她内心的自洽。她在哪,都能一個人也過得好,正因為如此,她的愛才顯得格外珍貴——她不需要司馬焦來填補自己的人生,卻因為愛他,選擇把這份完整的自己交給他。愛是互相成就的。

這種不依賴、不控制的愛,既體現了停雁内心的獨立和力量,也讓司馬焦在經曆了孤獨和傷痛之後,終于找到了真正的歸宿。

這種“我信任你、你也選擇我”的雙向性,讓他們的感情呈現出最難得的品質——安全、平等、長久。觀衆在他們的互動中看到的不僅是甜蜜,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治愈與安穩,這也是為什麼這對 CP 會讓人越磕越上頭。它讓人相信,原來愛情并不是要你失去自己,而是成全你做回自己;不是讓你被困住,而是讓你更自由。

...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可以互相信任,尊重的伴侶!這段追劇旅程真快樂呀~

感謝王影璐和陳飛宇對角色的塑造!作為劇粉,我不追星,隻認可高質量的作品。你們都是很棒的演員呀,會繼續看你們的作品的~

...
...
...
...

結束啦,一段虛幻之旅(•̀ᴗ•́)و̑̑夢醒了,另一個世界的焦焦雁雁一定在幸福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