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種感受……

就是看《黑袍》每一集都很爽,看完之後就會陷入長久的平靜……

這種感覺,就像那啥之後,進入了一段無欲無求的賢者時間……就像壓抑許久的情緒,終于得到宣洩……

刷劇的時候,我突然想起精神分析學對于“壓抑”的解釋:

所謂壓抑,就是當一個人的内在欲望和情緒與外在世界不一緻時,就容易産生沖突,為了緩解沖突,人們一般會選擇壓抑自己的欲望和情緒……

壓抑自己,幾乎是每個成年人,甚至是懂事的未成年人都要做的事。

為了生存,我們壓抑自己,接受老闆的壓迫和剝削,為五鬥米折腰。

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也要壓抑自己想玩的欲望,煩躁的情緒,不得不接受繁重的課業壓力……

誰壓抑得久,誰壓抑得好,誰就越容易成功。

...

在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生物都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生存着,它們完全忠于自己的天性。

隻有人類,從懂事起就要壓抑自己的欲望和情緒。否則,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更難在這樣嚴酷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可以說,越懂得壓抑自己的人,越能成大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為常人所不能為。

但這并不意味着,成大器的人就一定心理健康。

這就好比那些網絡紅人,明星,還有商界領袖……

雖然表面上看着光鮮亮麗,讨人喜歡,可是一旦他們的私人生活被曝光,那些令人咋舌的醜聞,一定能刷新我們對他們道德認知的下限。

所以,隻有人類這個種族,進化出了“虛僞”這種非自然狀态。

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人前壓抑自己,裝作讨人喜歡的模樣,人後卻又是另一幅面孔,利用從民衆那裡獲得的權力肆意妄為。

...

祖國人,以及其他超級英雄,還有他們公司的高層,就是如此。

要說整部《黑袍》最有意思的角色,肯定要屬祖國人了。

他本質上就是個超級巨嬰。但因為掌握了超級力量,又善于在公衆面前僞裝,導緻他身邊人人都很畏懼他。

按照精神分析學的視角來看,祖國人明顯沒有擺脫“全能自戀”的症狀。

所謂全能自戀,就是指嬰兒時期,人還沒有區别自我和外界的能力。

嬰兒天真的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一切都是圍着他轉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他的需求而存在的。

嬰兒餓了,就直接哭,母親就會立刻給他喂奶。嬰兒拉屎撒尿,也是直接拉撒,拉完撒完立刻就有人給他換尿布……

嬰兒正是在這種細心的照顧下,安全的度過他的“全能自戀”期。因為他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受傷和不滿。

反過來說,如果嬰兒沒有被照顧好,餓了沒人管,拉撒弄得身體不舒服,無論他怎麼大喊大叫也得不到回應,那他就會一直困在全能自戀期。

對他而言,外界對他的需求給予滿足,他就特别開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滿足不了,他就生出憎恨和憤怒,認為全世界都欠他的。

祖國人是試管嬰兒,沒有母親,他從小被當作工具,被當作試驗品,缺乏親情和關愛。

“讓全世界都愛我,讓全世界都看我,讓全世界都服從我”,逐漸成為祖國人的内心需求,這也是他全能自戀者的典型表現。

但是很明顯,全世界不可能每個人都愛他,他的需求是注定要落空的,于是,隻要他一受挫,就不停地發怒……

...

如果祖國人是個普通人,認清别人不愛他的事實,時間久了他或許就放棄了,不再執着,也不會撲騰起多大的浪花。

但問題就在于,他不是普通人,他有超能力,而且還是最強的那個,所以他總能利用暴力威脅别人服從他。

所以,沒人愛他,但所有人都怕他,這可以暫時滿足他的自戀和虛榮心。

我覺得,祖國人的症狀過于極端,所以在觀衆看來,他的表現就極具戲劇效果。

作為一個超級巨嬰,看着他肆意妄為,也期待着主角團接下來如何對付他,本身就是一件很爽的事。

畢竟,我們也是被壓抑的社會人。

雖然我們不至于像祖國人一樣整日面對鏡頭假笑,但我們也不得不在生活中僞裝自己,曲意逢迎。

...
假笑boy

我們有太多顧慮,太多煩惱,太多情緒得不到釋放。我們不停做出改變,不停做出妥協。

但看《黑袍》卻能讓我暫時掙脫這些,甚至能讓我代入劇中人物,借機爽一把。

我可以代入祖國人,像他一樣肆意妄為,用暴力解決一切。

我也可以代入主角團,像他們對付祖國人一樣,以暴制暴,絕地反擊。

這類影視劇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置身于平時不可能發生的狀況裡,讓我們變成我們所不是的那一種人,讓我們去做我們敢想但不敢幹的事。哪怕隻有一瞬間。

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而且是安全的機會,讓你暫時放棄壓抑自己,你又怎麼舍得拒絕這個誘人的機會?

是的,重點就在于——安全。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肯定有不少人幻想過,如果我們能擁有超能力,強行扭轉那些不如意的事,來順應我們的願望該多好。

暴力也是如此。如果有人不順我意,就用暴力逼迫别人順從我意。

從遠古時期,人類就必須依賴暴力為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暴力就根植于我們的基因和血液裡,無法被徹底清除。

進入現代社會,我們通過法律和道德馴化自己的暴力沖動,從而維持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這也造成人性的壓抑。

而且這種壓抑并非都是積極的,就像資本家、有權勢的人壓迫普通民衆,本質上也是一種暴力,隻不過這種暴力作為維持社會秩序的手段被大家默許了……

...

既然暴力無法被徹底清除,被強行壓制,那我們隻能轉而去尋求比較安全的宣洩方法。

我認為可行的方法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健身運動,通過體力消耗,把暴力沖動宣洩掉。

還有一種,就是通過觀看暴力性的影視作品,通過代入某些暴力情景,獲得心理層面的宣洩。

這兩種方法都能合理宣洩暴力沖動,且不會在現實生活中對别人和自己造成傷害,是比較安全的方法。

所以,我從來不認同“影視作品不能拍得太暴力”的觀點。我反而對暴力性的影視作品持鼓勵和支持态度。

要怪就怪咱們國家沒有完善的影視分級制度。像《黑袍》這類作品就完全可以給成人開放的。

畢竟成人具備成熟的心智,能夠區分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構。但我們的市面上卻隻有一刀切的“和諧主旋律”,看多了實在無聊、枯燥。

我始終認為,人類某些隐秘的情緒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壓抑,就算暫時壓抑住了,也不代表它就消失了,它其實就憋在我們的心裡,一直憋在心裡……

所以,這麼多人愛看《黑袍》,不是沒有原因的。

有人覺得愛看是因為它黃暴污,但我卻覺得愛看是因為它能幫我們合理宣洩掉那些負面情緒。

我認為這類作品不能被禁止。當然,我說了也不算(哈哈哈)……

我前面提到的“壓抑”、“全能自戀”、“暴力”……都是屬于精神分析學或心理學領域的概念。

它們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普遍都有的“症狀”。隻不過這些症狀出現的時間長短和程度大小不同。

另外,好像我們一提到“症狀”這個詞,就多是貶義的意思。但在我看來,它就隻是一種客觀存在,無所謂褒貶。

其實,“壓抑”和“禁忌”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就像在現代文明社會,暴力長期以來作為一種道德禁忌。

而一種東西之所以遭到禁忌,本身就說明它是人們内心向往的東西。

并且越是禁忌的東西,就越能激發人們對它的興趣。

正是禁限的心理效應強化了人們對禁限之物的向往,使突破禁限的冒險變得更加刺激,更加激動人心。

所以,人類既不是完全“神性”的,也不是完全“獸性”的,我們能做的隻不過是在這兩極之間,痛苦地來回搖擺。

...

所以,有時候我們坦然承認自己有暴力的沖動,比假裝自己是一個聖人要好得多。

正是因為你先承認了自己内心有更複雜、更隐秘、更幽暗的部分,你才能找到好的方法去化解它。

也正是因為你承認了,你才能在看完這類暴力性作品之後,爽完痛快完之後,收拾好心情去應付現實。

而不是隻用那些“和諧主旋律”麻痹自己說,現實就是如此美好,我就是如此美好。但你其實很清楚,自己心中有一股負能量正在暗處湧動……

所以,對于我而言《黑袍》這類暴力性作品就是良藥。我特别希望這類作品以後可以多來點……

我更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随意觀看此類作品,不必再到處求“完整版”的種子,也不必費勁想着怎麼翻牆……

黑袍糾察隊 第三季 (2022)9.42022 / 美國 / 劇情 動作 科幻 / 菲利浦·斯格裡西亞 / 卡爾·厄本 傑克·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