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對一個我沒有經曆過的時代那麼懷念啊。也許就像是《午夜巴黎》的男主一樣吧,生活在當下的人總是覺得上一個時代是好的,是他們心中的黃金時代。
說幾點感受:
1.主持人能力差距明顯。國家隊最穩,深圳衛視其次,然後鳳凰,最後澳門普通話都沒說利索。文藝晚會類的節目主持人非常重要,氣場要足,反應要快,一出問題卡巴一下節奏就斷了,氛圍就沒了。
2.央視排面,陣容強大,堪比春晚。樂壇影壇,大陸香港台灣元老級中級年輕明星數量之多。當我看到林子祥,趙雅芝,譚詠麟的時候DNA都動了。
3.舞美設計雖較為簡單,但從整體上看層次性很強,配合不同音樂節目,現場效果應該很好。
4.燈光是一大亮點,不隻是舞台,包括觀衆席很多氛圍燈同一色調。加上深港澳城市夜景,賽博朋克風。這是世界級大灣區應該有的樣子。老歌和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環境結合的很好,無違和感且具有新意。
5.還音比例有大大降低。
6.有大量不同于傳統歌類晚會的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大膽構圖和運鏡設計。比如将攝影機傾斜45度的方向拍攝和高速運鏡。以及在大景别和小景别的切換上更加機動和靈活。活力四射。
7.名字不錯。仿于2019國慶暨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0周年的大閱兵題目“日出東方”。灣區中秋晚會的名字叫“灣區升明月”。和<日出東方>一樣,高級,親民,優雅,低調且具有深意。這個名字一出來的時候,就感到了起這個名字的老師真是厲害,氣量夠大。
8.再此聲明。文藝是宣傳的最高形式。文藝不是喊口号,背條目,強講硬塞,是講一個好故事是給大家聽。當大家一緻好評,彈幕中歌頌祖國,讓台灣回家的聲音此起彼伏,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經濟的強盛文藝的繁榮的時候的表達才是真正發自肺腑的,出于真心的。整場晚會,可以嗅到一絲對于灣灣回歸的氣息。
PS:1.科普一下,此種類型和級别的晚會,沒有戴耳返的基本可以肯定就是還音了。開着彈幕“香港藝人是不習慣戴耳返嗎”,“年輕藝人學學。”,“還是香港喜歡真唱”...差點沒把我頭給笑掉了,該說不說你們無知且認真辯論的樣子真可愛,增加了很多樂趣。
2.中間還專門做了國慶檔《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以及直播帶貨的廣告。不好,這樣不純粹。但給錢了,就當一樂,重播可以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