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 story— of what? —什麼故事都沒講明白。單親媽媽就得名字帶鐵走路帶風說話像吼歧視全世界的男的?男性怎麼就都成髒東西了,不能有一半是好東西嗎????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貼标簽行為,讓人感到不适。

我不會覺得女鼓手很帥,隻會覺得架子鼓打的好的“人”很帥。刻意用語言去強調性别差異和對立,會讓人感覺在幹癟地說教,好歹少一點直白的對話,多一點劇情和鏡頭語言,也比你尴尬地直接念台詞好很多吧?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個體的覺醒,不是性别的覺醒。優秀的對比作品可以參考《我的天才女友》,同樣是帶有女性題材的作品,但是是在認真講故事,沒有提性别,卻讓你看到了女性在特定曆史時代的種種不容易,看到了想要沖破束縛的立體的、發展的人物形象。

影片的女性人物很扁平,沒有看到形象的轉變和成長,也沒有刻畫出人物深刻的矛盾和困境。或者說這種困境都太有虛構感了,很不真實。幾個男性角色就更工具人了,前夫哥和兩個男朋友像有大病一樣,台詞像在說相聲,關鍵也不怎麼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