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C+
前言:
克服萬千猶豫和困阻來到影院,卻不料是一部爛片!失望至極。

現在對影片的态度更為清晰也愈發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沒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鐘果斷離場,就當花錢買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費時間。(影院不少笑聲,看似在國外的反響不錯)

觀感與簡評:
從第一秒就看破的二流作品。披着鄉土外衣的商業類型片,實則空洞匮乏,矯情做作,生硬别扭,兩頭不沾。

視聽語言完全是好萊塢大片的程式,廣告片般美豔空洞的升格亮相鏡頭,不斷給到面部特寫的剪切,無所不在濫用的情緒化配樂。

影像的獨立性和自身魅力要何等匮乏,才會借其他方面進行無謂的修修補補呢?反而是費力不讨好,使得影像的直接表達更為受阻。
能看出各方面均很用力,但沒法從根基上達到渾然一體的真實。

如同小學作文,自作聰明地胡用技巧卻不具備真實性和影像縱深。

黑白和彩色的結合隻帶來了不必要的突兀效果。演員的混用不夠自然,因此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都不出彩。俗套的劇本和喋喋不休的旁白,文學性拙劣蹩腳且和影像生出隔閡,而影像根本融進不去現實世界。

後記:
從導演到演員這一批人,在世紀之交,處于第五代的鄉土電影到商業大片模式的過渡期,也自此走上了無止境的下坡路。
實在想不通短短十年内張藝謀是何以一路堕落至此的,更可怕的是這還不是最低谷。講故事實在是一大學問,同樣簡單的情節《秋菊》和本片實在是天壤之别。
此後北方鄉土作品這一脈絡也延續下去,從《村戲》到《樹先生》-即便兩部作品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或許是時代的變遷讓此類影片的拍攝不再真正可能。
ps.借本片成功清理一波友鄰,拉至7-。
25.10.26 于arlec

我的影評合集:
Aleph-影評(泛選版)(泛選)
影評(遴選)(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