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C+
前言:
克服萬千猶豫和困阻來到影院,卻不料是一部爛片!失望至極。
現在對影片的态度更為清晰也愈發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沒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鐘果斷離場,就當花錢買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費時間。(影院不少笑聲,看似在國外的反響不錯)
觀感與簡評:
從第一秒就看破的二流作品。披着鄉土外衣的商業類型片,實則空洞匮乏,矯情做作,生硬别扭,兩頭不沾。
視聽語言完全是好萊塢大片的程式,廣告片般美豔空洞的升格亮相鏡頭,不斷給到面部特寫的剪切,無所不在濫用的情緒化配樂。
影像的獨立性和自身魅力要何等匮乏,才會借其他方面進行無謂的修修補補呢?反而是費力不讨好,使得影像的直接表達更為受阻。
能看出各方面均很用力,但沒法從根基上達到渾然一體的真實。
如同小學作文,自作聰明地胡用技巧卻不具備真實性和影像縱深。
黑白和彩色的結合隻帶來了不必要的突兀效果。演員的混用不夠自然,因此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都不出彩。俗套的劇本和喋喋不休的旁白,文學性拙劣蹩腳且和影像生出隔閡,而影像根本融進不去現實世界。
後記:
從導演到演員這一批人,在世紀之交,處于第五代的鄉土電影到商業大片模式的過渡期,也自此走上了無止境的下坡路。
實在想不通短短十年内張藝謀是何以一路堕落至此的,更可怕的是這還不是最低谷。講故事實在是一大學問,同樣簡單的情節《秋菊》和本片實在是天壤之别。
此後北方鄉土作品這一脈絡也延續下去,從《村戲》到《樹先生》-即便兩部作品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或許是時代的變遷讓此類影片的拍攝不再真正可能。
ps.借本片成功清理一波友鄰,拉至7-。
25.10.26 于arlec
我的影評合集:
Aleph-影評(泛選版)(泛選)
影評(遴選)(遴選)
吐槽簡評-張藝謀何以至此?!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
B+8.2很不錯的作品,有所回味,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或許是由于其克制吧,總覺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結構沒有那麼連貫,也沒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靈之馬》則更精巧甚至輕快。選角的形象和十分恰當和典型,表演則簡化到甚至有點生硬刻闆-尤 ...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