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19北影節day2,英嘉
B-7.4/10
第一部奧特曼,沒想到是黑色懸疑電影,不過依舊未達到預期。(不如去資料館看民警故事…算是失策了)
其實開始設定和劇情還不錯,一直勾着我,人物和節奏都很自然,但越來越迷惑、不明所以,草草而終。(最小情節的運用實在難接受)由于欠缺層次的深入,那幅畫和其他符号完全成為噱頭。
ps.中途睡了一會,起來就變身了,一頭霧水到結尾。
總之這部離大師水準還差很遠,别碰瓷林奇和希區柯克。
視聽技法用得生硬不夠自然,顯得虛假造作,氛圍完全靠剪輯和音樂烘托,引導性強、拼接的痕迹過重,讓人出戲,不能沉浸,配樂想引起即時性的反應-然而我已經不吃這套了。
很雞肋的原因在于:好電影不能隻是猜謎和虛張聲勢,更不能是割裂和拼接的。這部恰恰既是謎又非要搞得雲裡霧裡;既缺乏内在的協調也沒有邏輯的統一;既沒有深入挖掘内在的真實,也沒有表現出外在的真實。
女性問題、流動的性格、三位一體的人格…你們分析去吧,總之觀感和穆赫蘭道沒得比。
ps.隻能吓唬下我弟,他這個月一直神神叨叨地怕睡醒後媽媽變成另一個人…
有機會再看
吐槽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80周年紀念-兼評羅西裡尼“戰争三部曲”
公衆号圖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趕在今年此時才觀看羅西裡尼,實在是緣分和命運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現實主義運動開山之作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誕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獻祭評分:A-8.3背景-主題-叙事作為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以戰後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類型片與《聖弗朗西斯之花》
評分:B7.4中規中矩之作,與早期新現實主義-即便有所延續、并非背離-逐漸分道揚镳。很傳統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虛設的,情節的片面的、缺乏層遞與關聯呼應,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實融貫。(盡管比《黑水仙》這樣的好萊塢版類型片要好些)戲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評分:A-8.3背景、主題與叙事羅西裡尼“戰後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兩部略有不同,影片選擇德意志民族作為聚焦點-而且不帶有任何審判意味,因為不是直接描繪戰争和納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作為切口-甚至是一個孩子的遭遇-折 ...
評析-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B+7.6簡評:看的第一部羅西裡尼,受到巴贊的直接推薦。中規中矩、有闆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來沒有顯著缺憾,卻難以看到真正的創新。曆史價值不亞于藝術價值。雖然有明顯的劇情和制作,未擺脫情節劇的刻闆程式;但需要承認在其略顯機械的結構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