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了影片表達的對逃離與回歸這一人類母題的探讨,影片從一位中産女性和一位底層女性的聯系展開,從不同階層世界展示這一母題,因此從完成度上看,本片比相同母題的《出走的決心》要完整,也更立體,《出走的決心》更像是一擊猛拳,把這一母題重重砸在我們臉上,振聾發聩,而《波爾多囚犯》像一則寓言,來自資本主義社會基因的調和詩,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好
富人世界不愁物質但精神空虛,再度隐忍再度說服自己能夠接受如此生活,實則亟需解放,與之相比,底層世界的生活已經填滿了物質生活的勞役,無暇顧及精神世界,影片中二人相互取暖、相互拯救,正因為二人都以自己的方法拯救對方,也才導緻二人最後背道而馳,但在我看來二人的友情并沒有消絕,強大的生命力量把她們緊密聯系在一起,也許在某個夜晚,她們會想到彼此。
緻使逃離和回歸的,有愛情、家庭、物質、友情,很多很多,我們從一個地方來,從這個地方逃離,又回歸到這個地方……
2025西安法國電影展 光影之前
逃離與回歸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簡單結構
主線:南戈爾丁跌宕起伏的一生(各種重要事件和藝術作品),其中輔以姐姐、家庭對南戈爾丁一生的影響。跨媒介資料,懷舊風格,節奏較慢支線:帶領PAIN小隊抗議薩克勒。手持拍攝,在場感,節奏快且有韻律,與事件性質相匹故事行支線中在大都會博物 ...
一把溫情小刀
鏡頭随尤妮絲,在大海中漂浮着、晃動着,一家直升機掠過從女主尤妮絲派瓦的視角講述整個故事,影片第一部分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歡樂的,視聽也随之律動着,手持的晃動,快速的剪輯,還有各搖滾、迷影、爵士等各種流行文化元素,但導演一直在提醒我們危 ...
1.我的語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當下的世界就是不同人的世界之間的碰撞,也是不同世界界限之間的融合、排斥,由此産生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使人痛苦或幸福的,都使我們的世界多元化。劇中每個人物都在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世 ...
時間線
看了一下豆瓣上大部分影評的時間線,感覺都不太正确,所以我想就影片裡的主要畫面理一下我理解的時間線,重要線索是手表和草帽。影片分别出現了開頭和結尾兩處乘船(顯示草帽)和中間一處乘船的畫面(乘船有4個去向,去殺人,殺人後,去拿錢,拿錢後 ...
西廂記
1.最早在西方公映的影片,1928年在巴黎上映,1929年在倫敦上映,泰晤士報“劇情憂慮,觀客如同重讀古中國神話一般。”2.我國第一位提出外景拍攝的導演,用幾十人+疊印+蒙太奇創造出千軍萬馬的氣勢,其服化道、場面調度頗有現代戰争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