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如今的伊朗正如上世纪的欧洲,面临这各种现代性与传统的激烈冲撞,其中最最激烈的冲撞体现在中东地区最最独特的宗教问题。欧洲的现代性由他们自发产生,由他们自己除旧立新,而如今造成伊朗社会风雷激荡的现代性则来自全球化的世界,特别是美国,这些现代性把伊朗的传统观念破了,谁来立新,怎么立新,自然是由世界各种强权力量或明或暗或浅或深地控制着,当然伊朗人民不可能任人宰割,当权既主动地或被动地面临着各种外部控制,又面临着人民的信任危机,国家建设遥遥无期,由此引发各种动荡革命…
2.电影艺术: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超越了金熊赋予它的艺术意义,伊朗需要这样的电影,伊朗需要被世界看见。
3.制作角度:最惊喜的还是剧作,设置一个小矛盾爆发与解决,再突然地看似随意地揭开铺垫已久的失枪之谜,这里太精彩了!
还有跨媒体的表达,直接展现社交媒体上的真实事件内容
但结尾的处理我不喜欢,让我我有很多疑问。整部片子过长,导演对表达内容的影像化处理不是很好,片头无花果之种的暗喻让我期待在片子里看到影像化表达,但没有。
形式上东西跟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我很难理解评论区那些把这部电影贬的一无是处的人。
“重要的不是拍政治电影,而是政治地拍电影。”
感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E01——科技助力资本压榨人类生存空间
谈到这个问题,往常的我最先想到的是AI机器人挤占各类工作岗位的趋势,但影片向我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消费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是男主面临的关于女主的生存问题,签下“大脑改造手术”人就能活,不签人必死,但签下后的种种商业阴谋是男主意想不 ...
我看到的亮点
浓浓的左翼味竟产自文蛤,难怪要被批成大毒草。剧作:人物上,我猜测主角萧先生应该是早期随国父走南闯北寻革命的一员,奈何性子怯懦,终于求安,后来在芙蓉镇遇到这么一些伤心事,遇上这么一位烈女子,他所缺的她都有,他们相敬互补,共赴革命。情节 ...
逃离与回归
我感受到了影片表达的对逃离与回归这一人类母题的探讨,影片从一位中产女性和一位底层女性的联系展开,从不同阶层世界展示这一母题,因此从完成度上看,本片比相同母题的《出走的决心》要完整,也更立体,《出走的决心》更像是一击猛拳,把这一母题重 ...
简单结构
主线:南戈尔丁跌宕起伏的一生(各种重要事件和艺术作品),其中辅以姐姐、家庭对南戈尔丁一生的影响。跨媒介资料,怀旧风格,节奏较慢支线:带领PAIN小队抗议萨克勒。手持拍摄,在场感,节奏快且有韵律,与事件性质相匹故事行支线中在大都会博物 ...
一把温情小刀
镜头随尤妮丝,在大海中漂浮着、晃动着,一家直升机掠过从女主尤妮丝派瓦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影片第一部分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欢乐的,视听也随之律动着,手持的晃动,快速的剪辑,还有各摇滚、迷影、爵士等各种流行文化元素,但导演一直在提醒我们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