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再來看這一部1989年的電影,而且是當我快要畢業的時候再來看這一部電影,真的有不一樣的感受。

carpe diem,整部電影的主題就是一直都在說的一句話,seize the day抓住時間,讓你的生命不同尋常。

說回電影角色,年輕伊桑霍克飾演的todd是内向的,因為哥哥非常優秀,别人見到他都會提到他哥哥,初期的他是沉默的、缺乏自信的,他覺得自己的話沒有關注、沒有人聽,導緻這樣的性格的原因是他缺乏關愛,尤其是來自于父母的。但是他的内心不是這樣的,他太害怕别人的否定而不敢嘗試,但是Keating老師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同學們也一直在關心他,所以當老師鼓勵todd在課堂上展現真正的自我和Neil的生日安慰後,todd感受到了缺失的愛,他慢慢地展現自己。最後,todd也成為了第一個站出來的勇敢者,勇敢地說出了事實、勇敢地反抗。他的人格真的很像INFJ但我查了以後INFP,理想主義與敏感這一點是相同的。

Neil的死前,他的父親給他安排的人生是去優秀的哈佛大學然後去醫院,Neil自己熱愛的是演戲劇。如果現在有一個投票讓大家選出覺得哪一個更好,我相信大部分人選的是前者,我也是,在我們看來這就是更好的選擇,但問題的關鍵就是,這雖然是我們覺得的更好選擇但不是Neil内心中的更好選擇,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演戲劇。

在現實生活中,前幾天正好和朋友聊起畢業的一些打算和未來的計劃。

我認為,人生真的不需要那麼多來自别人的建議。我們都有被人接受的需要,有時候會跟着别人走,想得到别人的認可。但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追尋自己的理想,這就是自由。不斷地自我思考、堅持自己的信念,這就是自由。我始終覺得,如果你提前了解了全部的信息、你提前了解了真相,你真的知道這個選擇實際上會面臨什麼的時候,那麼,你的所有選擇都是對的,你的人生怎麼走都是路,這時我們真正走向的就是我們自己内心覺得的那個最好的選擇。

the life exists and identity.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What will your verse be?

這不是别人認為最好的,但是是我們自己認為最好的,這就夠了,我們自己的verse由我們自己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