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傳記劇能将觀衆帶入無盡的深淵,感其悲鳴、痛其哀悼、憂其無奈、憤其無力。

2019是《切爾諾貝利》,2021是《成瘾劑量》,2022是《醫院五日》。

該劇改編自Sheri Fink的同名紀實文學,講述美國新奧爾良一家名為紀念醫院裡精疲力竭的護理人員在卡特琳娜飓風席卷城市後被迫做出令人心碎的決定的故事。

...

2005年,5級飓風登陸美國大陸,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新奧爾良的紀念醫院裡,醫生安娜盡管本該享受假期,但還是自願回到了急需醫護人員的醫院。

安娜随身攜帶了飲用水和一些罐頭,其他醫護還在打趣安娜似乎有點太過于緊張了。

大部分人都以為這最多隻是一次嚴重的風暴襲擊罷了,直到大風吹破本該“堅不可摧”的外牆玻璃、直到城市的排水系統癱瘓水位一直居高不下、直到聯結醫院的廊橋即将斷裂.....人們似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護士長蘇珊成為了此次飓風的應急指揮官,但翻遍了醫院的應急手冊,并沒有應對洪水湧入的預案,蘇珊隻能依靠自己。

第一日,飓風摧毀了城市。第二日天晴,人們紛紛嘲笑着昨晚那個過于焦急的自己,與此同時水位正慢慢上漲,紀念醫院不知道的是城市周邊的水壩決堤了,在如此災難造成的非常态情況下,沒有人及時告訴他們這個消息。

就這樣,紀念醫院浪費了寶貴的撤退時間,直到國民警衛隊的人員姗姗來遲告訴他們這個絕望的消息,他們隻剩四個小時了。

...
...

安娜&蘇珊

劇集将視角深入了飓風下醫院的五日,相比于災難下能行動自如的健康人,醫院是飓風下的燈塔,也是人類生态系統中最為脆弱的部分。

很快,洪水淹沒了紀念醫院的地下室。失去了地下室意味着失去了電力,失去了電力意味着那些依靠機器設備維持生命的人們一旦等到機器的電池耗完則會死去。

純淨水資源和食物也在度日如年中消耗殆盡。

紀念醫院作為一家私立醫院,蘇珊第一時間向母公司求救。可與此同時,母公司的銷售代表邁克爾正在一片祥和的另一個州向有錢人推銷公司的業務,有錢人看着電視中播放的屬于奧爾良人民的慘狀,對邁克爾問到:“所以發生這樣的事,對我們有利是嗎?”

邁克爾回到公司後收到了來自紀念醫院的求救郵件,可周圍的人卻熟視無睹,上司甚至直言說:“我不知道,那不關我們的事吧,我們隻是公司的戰略發展部門。”

生命承受的災難和死亡也不過是資本主義無情剝削掠奪下一條“頗有價值”的路。

邁克爾深受道德的折磨,成了這場世紀大災難中少數擁有人道主義的資本家代表。

...

邁克爾

所謂的“人權”到底是怎樣的呈現方式,以至于安娜不得不懷疑眼前的一切真的發生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發達、最民主、最人權的國家嗎?

在個人主義盛行的政治和文化語境中,上到國家、下到州政府沒有任何一個人協調統籌大局。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及時的災情認定、沒有實時的消息傳達、沒有一緻的抗災措施、沒有有序的撤退措施。

城市陷入一片混亂,集合行為盡顯、流言謠言四起、人們極度恐慌。

“合法的槍支持有者”以保護自己的名義開始濫殺無辜;

人們來到紀念醫院避難,醫院保安卻因為遵守命令用槍支驅趕難民;

醫院人員将無法行動的嬰幼兒連着嬰幼箱擡上幾十米高的停機坪,救援的直升機卻隻能帶走一個人;

城市的消防隊聚集了一群自願者卻遲遲無法得到命令該前往何處展開救援......

...

最後的撤離時間也所剩無幾了,紀念醫院用四種顔色的分診手環--綠色對應可以自行移動的病人、黃色對應需要協助的病人、紅色對應完全需要他人護理的病人、黑人對應那些無法挽救的病人。

就這樣,似乎靠着四種顔色的手環決定了病人的生死,紀念醫院對病人的撤退順序原則也從病重先走的價值理性到健康先走的實用主義。

而在洪水泛濫、電力中斷、氣溫急升、無法保全所有人的情況下,醫務人員被迫作出了困擾他們多年的最終選擇:對那些無法挽救的病人安排了安樂死。

我們無法在事後去苛責和探讨這些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道德。在疫情和高熱同樣肆虐的中國大地,我們隻能為他們默哀,同時為自己祈禱。

“川渝人民熱哭了”是我們現在最不需要的戲谑表達。

...

(圖片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