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交互的形式好奇這部電影,看下來隻能打三分

對話内容是俯視的視角,有點意識流,但在視覺和聽覺同時進行的狀态下反而更難捕捉到準确的表達内容了。

我需要找到一個内在的邏輯再去傾聽,否則找不到内容的連接點,就會很容易忘記自己在聽什麼。

整體來看,作為非常規的電影形式,《超自然》的節奏還是很好的,慢的時候 頌缽一樣的背景音真的要給我蓋上一床被子跟我說晚安好夢,然後突然一陣噪音,感官都被打開了,色彩在眼前跳躍刺激視覺神經……

在前排中間看杜比大屏真的太舒服了。對這部電影的認識是“處于感受态”。森林的幾個鏡頭裡顔色在溶解、流動,像是原有的(常規的)感知被破壞掉了,我們重新學着如何去以另一種狀态和視角觸碰、感知、融入、忘我……

出現的演員看起來像是唐氏綜合征患者,他們的手指去觸碰水、樹枝、空氣的時候,傳達出來的信号,是他們真的有在感受,他們更不容易忽視“自然”的存在。這裡的“自然”是名詞。他們去觸摸周圍事物的狀态也很“自然”。這個是形容詞。

想像,它是什麼,那它就可以是任何東西;感受,重新建立認知,不依賴任何别的定義,它也可以是任何東西。

面對一座大山,我在看它,它也在看我。遙遠和渺小同時存在在我們之間。

在堵車的時候隔着車玻璃,聽一些從外面傳來的遙遠聲音,然後告訴自己不要把焦慮轉移給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這個時候好想買一個火龍果,挖一勺,刻兩隻眼睛,然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嗚啊啊啊”

開頭是最難的,但誰又知道結尾在哪裡。banananananananana我知道怎麼拼,但是誰告訴我什麼時候結束。我們是貼紙,因為物種是生命的貼紙,軀體是容器,汲取其他原料…

海洋、山、天空是自然,我們是超自然,super natural 8

♾,reproduce是方式之一。

自然成為現代城市森林的虛假幻想,成為幻影。從沒在水晶球裡看過自然,我要去把指甲染成電影裡的樣子,再買一件貓的衛衣,穿上聽化學纖維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