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我近期看過所有電影中影評最難寫的一部了,因為本片明顯是那種反應人性類型的影片,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所對應的性格,以及處理事情的方式,本片是通過這好幾種性格之間的碰撞來反應那種觀衆值得深刻反思的那種家庭倫理以及人性問題的黑暗。

...
涉過憤怒的海大标

也正是因為這點,使得片子拍的過于深奧,大部分的觀衆都是隻能看一個皮毛,這種性格與性格之間産生的博弈以及更深層次的東西便很容易被他們所忽視,觀衆甚至都看不出電影中每一個角色的性格都是什麼,因為這已經是涉及到心理學上面的東西了,看不出這些人的性格就更别談這些性格與性格之間的博弈所延伸出來的也是這部電影想反映的家庭倫理教育缺陷的問題了,使得影片最後這些觀衆就會一頭霧水,隻是知道他講的事情是什麼,不知道這部電影最終想要我們反思的人性問題是什麼,隻有電影之後看解析才會些許的明白過來,這應該就是許多人覺得不好看的原因吧。

事實上這部電影反映的東西是很深奧的,是很值得加分的。也是很值得人深思的,但是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有很多人自己看的時候看不出來,體會不到,這是我認為他的情節問題,有點太拐彎抹角拍的不夠直白。

...
小娜性格:想要極度的讨好别人,錯誤都往自己身上攬,性格軟弱,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錯。
...
李烈性格:願意逃避事情,對孩子不負責任,喜歡做那個躲在殼子裡的人。李苗苗性格:性格殘暴,任性,喜歡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别人的感受,做事沖動不記後果。

還有一點就是,本片的情節脈絡也不是那麼好梳理,他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在故事前進發展的途中插入了一些回憶的鏡頭與情節,這樣觀衆的思維就經常容易出現跳轉,很有可能出現前面的情節與後面的情節連不上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會對觀衆把握這部影片的整體的大故事線有所影響,在影片結束的時候觀衆腦中的故事線就不會那麼的完整,就會感覺比較的瑣碎混亂。

本片還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标簽,這個标簽是我有史以來看的電影中的第1次出現,我相信許多人都是。都是因為看到了這個标簽而産生了好奇心,從而來觀看這部影片的,他就是“18歲以下未成年人謹慎選擇觀看”,這個标語,無論是在這部電影的海報上還是預告片上都能看到,我也是因為看了這個标簽,所以對這部電影有了好奇心,但其實看完電影之後,影片比我想象的要平淡的多,本以為這部電影血腥鏡頭會非常多,還是其實還好,感覺本片更多的是叙事以及人性上的表達,自認為未成年人也不是不能看,前提是你得有那種非常準确捕捉電影細節以及分析細節的能力,否則這部電影可能會對未成年人來說非常的難理解。

抛開情節問題在看,這部電影就很優秀了,無論是從拍攝手法上還是演技上配樂上,這部電影真的都做到了很好,先來說演技,黃渤和周迅都是演繹界的扛把子,把各自角色所持的性格與特點,演繹的淋漓盡緻,讓觀衆都情不自禁的能夠走入情節,拍攝的手法是超大尺度的,可以起到放大細節的作用,也有那種很抓人心的優點,令人看了很震撼,影片叙事非常有條理性,運用了插叙雖然情節上有點難梳理,但是也使情節更加的豐滿精緻了,配樂也很貼合情節上的情感,無疑是給這部電影鑲了一層金邊。

最後是我個人想提的一個觀影意見,首先如果你是就是看電影放松一下的話或者是對電影理解能力不高的人,不太建議看(推薦看《再見,李可樂》,《三大隊》)因為自認為這部電影看這真的太累心了,要是想看的明白,看一遍肯定是不夠的,而且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放過任何細微的細節,把每一個情節都得結合起來在加上細節才能分析出他們每個人的人性與事件發生的細微線,這樣看完會很累,也不一定能看懂。

總體來說,我覺得一般,但是也不能說一定就是這部電影拍的不好,隻能說它不适合我,2星半到三星,6分,以上觀點僅限個人,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