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大部人都在追求一種美的形象,美麗衣服,美的外表,美好的前程。同樣,人們對詩的普遍推崇也恰好是因為詩歌頌了那些美的形象。

六個男孩的家長因為一個女孩的自殺聚在一起。這六個男孩對女孩實行了長達六個月的性侵導緻女生自殺。參與聚會的除了女主美子,其餘均為男孩的父親。而這場荒誕聚會的開頭是一位家長的感歎“這個女孩樣貌平平,很矮,不懂這男孩們為什麼要性侵她”。接下來五位父親為了自己孩子美好的前程,欣然同意每個人應該出500萬來安撫受害者的家屬,息事甯人,美子默然離席。

在美子知道自己外孫的惡行之後,多次向外孫控訴為什麼做這樣的事,但男孩無動于衷。同時美子參加了詩研班學習寫詩,觀察那些美的事物,捕捉詩的靈感。在一次詩歌朗誦會上,美子聽到一名朗誦者說了某些輕浮話後,轉頭給旁邊的人說,這種人怎麼配得上詩,詩如此美,他卻滿口污言穢語。但旁人卻說,這人以前是市裡的警官因揭發上級不良行為被貶到鄉下。所以詩和美到底是什麼樣的關系?那些朗誦者口中如此激情和美麗的言語就是詩麼? 詩就是用來歌頌那些聽起美,說起美,看起來美之物?為了這些口中的美之物人可以這般肮髒,醜态百出。而那些雖然嘴上玩世不恭之人卻做出了美的事情。

無力給出500萬的美子隻能向之前照顧過社長“借” 錢。在把錢交給其中一位家長時,美子再次見到了女孩的母親。其中一位男孩的家長說“ 你一個人養家挺辛苦的,還有個兒子,好好培養他”。之前因失女之痛而扭曲的母親臉上居然露出了某種和解的表情,美子再次轉頭離去。

在回去的路上美子在遊戲廳裡找到了孫子,帶他去吃了頓好的,回家後好好洗漱了一番。傍晚,外孫在和美子打羽毛球時被之前朗誦會上的警察帶走(這裡沒挑明是美子告發的)。詩研班結束了,美子缺席最後一課,但也是研習班中唯一寫出詩的人。曾經努力在美好事物上捕捉靈感追求詩的美子最終在肮髒的救贖之後寫出她的詩《阿格尼絲之歌》。

在影片的結尾,女孩自殺之前的日記和美子的詩歌連了一首完整的詩,而她們的生命也交彙在一起成為了阿格尼絲。此時贊頌着美之形象的詞藻得以淨化為真實之物的載體,完成了美對美的形象的超越。兩位女性的不在場(死亡和離去)也喚醒人們心中某種被美的形象所遮蔽的東西,那種人就其本性之中對真正美好的渴求才可能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