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急于拍攝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因為沒有錢,就不得不将目光轉向小成本作品。小成本電影的好處是花錢少,很容易立項制作開拍;缺點就是制作不夠精良,唯有依靠創意和靈感發揮出來“突出重圍”。

事實上,小成本制作能夠成為經典的電影也不是沒有,甚至還可以說蠻多的——相對于龐大的、粗制濫造的電影工業群體來說,有許多小成本作品,凸現着極高的影視文化藝術價值。
當然,大部分小成本電影都不值得花時間去觀看,畢竟令人失望就屬大概率事件了。最近這一段時間,将會推介一些藝術水準并不那麼高超、但有看點的“小成本電影”。
《三隻老虎》以輕松幽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老套的“武林”故事。勇猛過人的武術大師被人打死了,他那些被江湖人稱“張門三虎”的徒弟們,為此走向複仇之路。

踢館,三個并無師門傳承的小混混,自學成才,自己給自己“拜師學藝”……經過拳腳往來,實力碾壓的較量之下,三個口口聲聲叫前輩“老頭”的小夥子被證實為隻是看起來挺厲害的花拳繡腿。這裡的笑點在于會功夫的亞洲面孔,其實并不僅僅是中國功夫,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或者泰拳——也可能是越南那幫喜歡格鬥術的小鬼們。

他們說着師承,口稱功夫,講究武德——可是,将這一切做到“極緻”的,卻是長得人高馬大的卡特。卡特,這個未能成為張大師弟子的純正白種人,甚至還時不時冒出幾句别人無法聽懂的“我們中國人有句諺語”:盡管想象從鬼佬口中講着饒舌的廣東話典故成語有多麼艱難,但是看起來依然十分搞笑。在貌似華人面前,套路着中國功夫,說一句中國話,然後再使用英語翻譯一遍,确實挺有趣。
最後,他們發現師父竟然是被那個大家都以為不存在,隻求利益“不講武德”的關門弟子給打死的。然後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傳說中曾經名震江湖的八手丹尼,在緊要關頭一招制勝,替師父清理了門戶——必須是這樣的,要不然中華武術的招牌,豈不是要被他們砸爛了。

可以理解為拳怕少壯,也可以認為功夫是一種心性和修養,如果将之上升為人生哲學、至理真谛來傳承教育的話,也不錯。反正,《三隻老虎》就是這麼一出大雜燴,以搞笑的面目,演繹着傳奇消失了的生活真相。
為什麼要學習武術,這是每個習武之人都逃不掉的話題,也能夠拓展引申出一大套的人生理論。《三隻老虎》很巧妙地探讨着這個問題,從始至終,注入了一個真切卻也最樸素的簡單道理,這些都是利用丹尼和兒子的關系,頗為微妙地鋪排開來。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拍電影?
大約,就是在發現人生的趣味和意義,或許是别人“與衆不同”的生活方式,尋找生命另一種可能,尋求不一樣的生命态度;亦或,隻是在無聊無趣的生命旅程之中,制造一點新奇和樂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