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這部電影,個人覺得要先了解片名的意思。
...查找了一下,有采訪導演時提到劇名「日掛中天」的靈感源于粵劇《紫钗記》中的一句唱詞:“日挂中天格外紅,月缺終須有彌縫。”
從字面上理解,是對「破鏡必重圓」的一種期許。日頭挂在天空正中間,是陽極;月亮有缺,但終會成圓。
粵劇《紫钗記》改編自《孟小玉傳》,雖然孟小玉與李晉之間因為一些權貴的插手,情誼中有了波折,最終卻也因為黃衫客四王爺的成全,終得圓滿。
...電影《日掛中天》的故事結局卻大不同,最後的「圓滿」有些另類。
辛芷蕾扮演的曾美雲在沒有得到前情人吳葆樹(張頌文飾)的回應後,突然操起路邊的一把水果刀刺向了吳葆樹,讓人意外又不解。
看到兩人抱頭痛哭時,大巴站台上又停靠了一輛到站的大巴,司機下車招呼乘客們下車拿好行李,并沒有人為站台邊上兩個渾身血迹和巨大悲傷的男女吸引,而是忙于自己的日常。
這部文藝片拍得很日常又深邃,所有鏡頭裡都透露着平常又無關的情愫,同時又把普通人的那種道德制約感和對無望生活的情緒毫無保留地全然展示。
對于一般人來講,這部片子真的無趣。其實我觀看的時候也覺得無聊多一些,但同時又被主演們演繹的内心打動。
...服裝店老闆曾美雲意外懷孕時,在醫院裡偶遇了前情人吳葆樹,得知他患了胃癌。因為幾年前的一樁意外,曾美雲對吳葆樹有強烈的彌補之心,所以開始照料吳葆樹。
同時曾美雲的現情人,有婦之夫其峰因為女兒的短信威脅和割腕自殺行為,終讓兩人分手。
曾美雲的胎象也不穩定,在吳葆樹想要離開時,曾美雲追到站台後意外小産。
曾美雲至此徹底崩潰,有了前面提到的突然舉動。
看完電影後我很不解她的這個行為,結合片名,再共情其生活情景,突然明了。
曾美雲是一個對自我有道德約束的人,但是并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她的這種生活狀态也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模闆。
...曾美雲本來是因為同情老闆娘懷孕還要替老公收拾爛攤子所以退讓,沒想到被人反咬一口,委屈、不解、憤懑等各種情緒一時之間也無處宣洩,又要為吳葆樹闖的禍兜底。
曾美雲的生活就是這樣,就像那天暴雨時的窗戶玻璃一樣。已經盡力關上窗,玻璃卻破了。
生活裡處處透風,有心彌補,努力經營,卻總是不得圓滿。
最後一根稻草是吳葆樹的離開。吳葆樹想放曾美雲自由,因為他對她還有感情,而且自己的癌症也是個拖累,他還想如當初一樣保全曾美雲。
可是此時的曾美雲經曆了分手、生活中的不順、滑胎,照顧吳葆樹是她生活裡彌補的最後一件能做的事情,但是還不能。
所以曾美雲崩潰了,她沒有力氣再堅持下去,隻想留住吳葆樹,即使用了極端的方式。吳葆樹被捅的時候,臉上先是震驚,後有點理解,最後是心疼。

兩人相擁痛哭,成為大巴站台上的一道背景,泯然衆人。
這部電影不好看,因為是文藝片,叙事緩慢,主題沉重,講的是普通人的兩難情緒;這部電影深刻,也因為是普通人生活的一個普遍側寫,太多人都有類似主角曾美雲這樣的選擇和經曆。
沒有那麼勇敢、灑脫,也沒有那麼自私、冷漠。生活在維系中,懷着希望,盡着最大的努力,全着柔軟、善良的堅持,最後還是蹉跎得承受不住。
所以,怎麼過才算是真的好呢?個人覺得,還是無愧于心,努力勇敢承受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