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原著就知道,趙楚楚的叙事重點在于她在無形之中參與了犯罪,而不是她與葉念文的戀情。
 ...
...這件事情是判定範建成有強·奸犯罪意圖的有力證據,足以說明葉思北的被侵犯處境。
如果這件事情被深挖出來,确實會讓趙楚楚成為這件性侵案的焦點,會成為繼範建成之後最大的惡人,這件事情的可怕後果才足以讓趙楚楚看到網上的指責言論後,為了自保當庭翻供的有力動機。
劇裡雖然沒有保留趙楚楚送下藥水的部分,但是演員把趙楚楚的自責痛苦演得不錯,她受兩面煎熬。
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無形之中犯了錯,對自己的良心來講是過不去的。她是那麼一個剛正不阿、勇敢的人,卻一不小心成為了幫兇;
另一部分她為自己的「無能」感到自責,為什麼沒有勇氣站出來說出真相,怕輿論攻擊而做了違心證詞。
 ...
...處于這樣處境的人在别人的質問中會逐漸加大自我懷疑,可能确實有一部分非主觀的犯錯。
但是卻造成了不好的結果,于是個體在越來越多的指責聲中開始懷疑自我,和那些指責的聲音一起來指責謾罵自己。
沒有别人點醒或是剛強的意志,在這樣的自責深陷到谷底,會選擇逃避一切,永遠喪失心中的正義,并因此消極不止,嚴重地會影響一生。
心理學上對于這種現象叫做文飾心理,“指個體在遭遇挫折或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看似合理的理由為自己辯解以減輕焦慮、維持内心平衡的心理現象”。
就像葉思北在秦南的鼓勵下二次報警一樣,此時的趙楚楚也需要一個人幫她梳理目前的情況,告訴她雖然她有過錯的行為,但那不是主觀意志,隻要她能堅持站出來,承認錯誤的存在,接受一部分責任,她還是正義、勇敢的女性。
 ...
...其實,誰人不會犯錯呢,有錯承認并盡力彌補就好。就怕因為一點小錯,而用更多的錯誤去遮掩,那麼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安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