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的宮崎駿的畫風、作風,繼上次看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之後,有點害怕這種意象過多的感覺,雖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沒有核心清晰的主幹線,便有可能産生出指數級别的哈姆雷特(也有可能隻是自己認知不夠?)。而《幽靈公主》主線非常清晰,正如我愛看他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和《千與千尋》等等,雖說還是有部分沒能在第一遍看懂,但是主幹上導演想傳達的意思get到了,剩下的意象的抽象,就留給觀者一定的想象空間了,很好。
說回這部電影呢,看完最大的感受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宮崎駿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了很多他自己想傳達出來的思想,跟曆史、價值取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息息相關,跟《千》、《哈爾》有一貫的作風。
影片中人類和神看似對立,實則在磨合中走向統一,誰也不是一座孤島。人類陣營處有四類人吧,一類是男主,屬于是救世主、旁觀者(上帝)的身份,當然影片中假借受傷之意,療傷這一動作不僅拯救自己,也拯救人與自然的關系;一類是幽靈公主,她最特殊,小時候人類與自然對抗之時,人類為了活命,她被當做誘餌抛棄,所以特别痛恨人類,但以為她本質也還是人類,男主此時就可以利用其作為溝通人與自然的橋梁、突破口,使得走向統一有充分性;第三類是煉鐵廠女主事,這裡可以引申為一開始為了所謂的經濟效益,放棄了自然環境,甚至想把自然吞并,淩駕于自然之上,顯然這樣是不可能的;最後一類歸類為皇帝手下的人(包括那個一開始好心幫助男主的和尚),這裡設置的意義在于什麼呢?難道是想體現人性?煉鐵廠因為有鐵在前,可以對皇帝來的親信拒不歡迎,使得煉鐵廠可以像一個桃花源一樣的存在,在這裡吃喝不愁,隻要有經濟效益,什麼都不用管?這裡還有女權的強調,宮崎駿特意點出煉鐵廠是女主事,在這裡,女性不靠男人自己也能吃飽喝好,有種強化女性弱化男性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要設置這一點,我覺得對于整體情節沒有影響,而且沒有深入探讨這個事情,隻是表面功夫,顯得有些多餘,遠遠不如《好東西》展現的好,這裡值得再商榷。
自然(神)這邊,大概也可以分為四類,一個是山神,山神最後被強調為不存在生死,是一種狀态,煉鐵廠為了經濟效益徹底破壞了環境,使得整個生态系統崩潰,森林消失,所以山神在這裡可以理解為“生态系統的穩定性”?不知道有沒有把他狹隘化。剩下的分别是山犬、山豬及猩猩等其他,這裡也還有男主的坐騎鹿,我覺得他們都可以象征一類事物,也可以是一類陣營,在各個物種之間……
人與自然?人與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何為好的教育?
3.5分左右吧,這部電影其實我是奔着喜劇片去看的,但是呢,感覺上并沒有多少逗笑我的地方,更多的,則是引起我的思考,可以說是諷刺喜劇,有些人甚至說中式教育恐怖片,其實都不無道理。你可以選擇哈哈大笑無腦的跟着劇情笑兩個小時,也可以代入電 ...
雙向中的單向
好久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其實整部片子給我留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靜、緩、柔,好似一個老者再跟你娓娓道來的講述着他幾十年的人生閱曆一般,平靜但深刻,好像聽故事一樣,細水長流的就把電影給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了,不突兀誇張,留下現實的骨感 ...
所謂成長
看完2之後又重溫了1代,沒想到已經時隔9年之久了,不知道他後面還有沒有3代了,但不管怎樣,這個系列我也是來來回回的看,算是童年的一個縮影,即便現在是個大學生了,依然還是很愛看哈哈哈哈哈。我自己感覺呢,一代和二代最大的區别在于落腳點的 ...
你願意享受當下還是“未來”的快樂?
其實在看各類影評之前,我對這個系列片子很有好感,是高中時候老師放給我們看的,所以也有些小期待,看完感受也還是不錯,主要還是,我自己看這部電影時,并沒有對其很嚴苛,隻是把他當做動畫電影來放松一下,順便懷懷舊,看到樂樂跟焦焦說:你無權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