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其實整部片子給我留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靜、緩、柔,好似一個老者再跟你娓娓道來的講述着他幾十年的人生閱曆一般,平靜但深刻,好像聽故事一樣,細水長流的就把電影給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了,不突兀誇張,留下現實的骨感。

這種類型的電影我覺得跟其他很多都不一樣,很多都是有所謂的高潮低谷,就像過山車式的起伏,亦或是一首歌的主歌副歌。但這部電影,你可以理解為一潺緩緩的河流,亦或是慢慢悠悠的摩天輪。前者想要利用低谷的鋪墊,進而獲取觀衆們在高潮時更強的情感躍動,産生一種較為強大的沖擊,以獲得反響。這可以類比為先給你糖,再狠狠的打你一巴掌一般;後者側重的是類似細思極恐的感覺,雖然這裡不是恐怖,但意蘊類似,這裡的編劇就想要慢慢的輕輕的用一根針紮着你的心,但他要紮你兩個小時之久,以此激發更持久的後勁與思考,類似所謂的細思極恐的功效了,而且這類電影基本上也是比較現實的,比較容易共情但平時我們有難以覺察的,用導演們的眼光把它們挑了出來,放大到你的面前,讓你内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便是此類影片之妙。

其實按理來講,我的身份有點像阿安一般,其實可能沒那麼好共情的,因為所謂的重男輕女、争遺産等我都沒有經曆過,但因為我之前跟我媽聊過這些話題,才得以讓我對這部電影有着更深的體悟。其實要我說姥姥真的有點像我媽,我媽每次談到她的母親、弟弟時都忍不住哭,就像影片中姥姥父母去世,什麼東西也沒留給她;想找哥哥要錢弄個墓地,分毫不給;兩個兒子無論發達與否,都沒有給其足夠的親情,而隻是一味的索取……我媽、我外婆,或者說之前那個年代的千千萬萬個女性,似乎都是姥姥的縮影,在重男輕女的大背景下,女性們隻能付出沒有回報,仿佛隻能做男人的陪襯,而即便她們做了母親之後,依然沒有跳脫出本來的閉環,而是循規蹈矩的,似乎本來就應該這樣的,對待下一代女性們。電影中姥姥的女兒也是如此,形成了所謂的閉環,甚至說“付出總比得到更加安心”,這是一種很自我pua的心理安慰,她付出那麼多,也并沒有換來姥姥的物質上的任何給予,但好在,影片中的姥姥對女兒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滿意,但現實中,可能連所謂的情緒價值也沒有,可能隻是一場空……一代又一代,循環往複。如此也要感慨新中國的思想變革,到現在的新時代,重男輕女的現象是越來越少了,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

再就是談到争遺産這個事情,這裡的外孫子和外孫女的兩個對比就暫且不提,視角還是非常好的。但我想這裡應該反思的,是家庭教育問題,孩子如此冷漠、功利、重利,真的隻是所謂的不孝所緻?為什麼姥姥最愛的大兒子,為了他放棄吃牛肉,卻買了一雙不合腳的鞋子給姥姥?為什麼姥姥知道小兒子是因為沒錢了才回來找她要錢,而小兒子還完債之後隻是把她送到了養老院?為什麼什麼都沒有留的女兒,卻對自己最親,換掉夜班來陪做化療?我想,家庭教育是所有人最初所受的教育,言傳身教,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這部分電影中并沒有詳細提及,可能姥姥溺愛、偏袒換來了這些。很多方面的因素吧。

還有一個我當場沒有很看出來的點,就是這部電影在談到親情的很多地方弱化雙向,肯定單向。什麼意思呢?雙向就是所謂的傳統親情,我生了你養了你,血緣關系,花了多少錢多少精力,用我爸媽說的就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雙向強調你就必須對我好,孝敬我,給我多少錢花多少心思,不然就是白眼狼,不孝順。但電影中并沒有過度強調這點,而是肯定各自單向的付出,這種擰巴,才真誠、現實,符合多少東亞家庭的真實現狀,比如,男主一開始目的不純的想要分姥姥的一杯羹,後面即使姥姥沒有給他房子,生氣過後他依然選擇接姥姥回家,學潮汕話給姥姥唱童謠(說到這裡,我的潮汕朋友跟我說片尾的那個童謠跟他們的一模一樣,非常有代入感哈哈哈,我倒是沒有,根本聽不懂????),而姥姥,與之對應的,給孫子從出生到去世一直在存錢,又轉過來,男主用這筆錢給姥姥買了一個很好的墓地,也是與他小時候童年的話遙相呼應,可是,姥姥已經走了……除了這些,還有姥姥女兒和姥姥之間的、兒子與姥姥之間的、兒子與孫子之間的……肯定各自的單向付出,交織出來現實的東亞家庭的真實狀況。

當然,這部細膩的影片,除了以上,還有很多細節打動到我。我最為觸動的細節應該是在男主接到電話說銀行存了很多錢,準備去取的路上,一列時光列車飛嘯而過,帶着他走回了兒時童真的他希望姥姥從那時存到去世的錢,姥姥問他用來幹啥,他說想給他買個大房子,換掉老房子。列車反向飛逝,子彈正中眉心,男主退而求其次的給姥姥置辦了很好看的墓地,而這,也是他最後能送姥姥一程的機會了,姥姥已經不在了……還有影片的首尾呼應,掃墓開始與掃墓結束,扔花的這個場景,也是對應了姥姥開玩笑的說你在亂扔說不定出來找你啊!太多太多了,除了細節,畫面、構圖、背景音樂等等,都做的無可挑剔……

最後,男主在送棺時還敲着姥姥棺材說,你在我心裡排名是第一。他曾問過姥姥自己是不是第一而沒得到答案,如今他已經不再追求答案,我想一切盡在不言中,姥姥不斷往裡存的錢即是最好的回答,即便一開始目的不純。

但各自的單向付出,交織出東亞國家的親子關系的一層層網,在這上面的,是一個又一個姥姥與外孫的縮影,也是一個又一個父母與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