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在讀第一本他的書《斜目而視》,再來親眼看看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從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這位偉大的智者。
 依舊十分親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偉人光環形成的遙遠距離了,他在世卻如同逝世。
 (容許我胡吹一段)他擁有舉世無雙的極端聰慧和靈性、獨一無二的強烈氣場,仿佛可以洞穿一切的眼神、可以揮倒一切的手勢,如濤湧般無法阻擋的才思從口中如子彈般噴出。他有着一套自己的強力體系,無時無刻不迸發着無限活躍的想法和真知灼見。
 由内到外散發的魅力,比《前進,神軍》中同樣堅定但盛氣逼人的左派-奧崎要顯得明智許多。但相比下,本片-即使作為紀錄片-的拍攝和編排中規中矩,缺乏層次性和叙事的表達,不過也從側面證實了齊澤克那無法掩飾的人格魅力和表演天賦。或許他不僅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家之一,也是最好的演員和演說者。
 
 一些劄記:
 參觀書房,仿佛那裡就是他的全部财産和生命。
 
 和兒子互動,無法想象作為父親的zizek,難以想象他現實的私生活。
 
 逛vcd店(據說是金的影像店)買光碟,提到《妙人奇迹》,他的個人影史top3《源泉》、《犧牲》、《伊凡雷帝》。
 
 真正認真寫的-他最喜歡的四本書《意識形态的》、《視差之見》(彼時正在寫)、《延遲的否定》、《敏感的主體》。都屬于本體論範疇的,就像他自己說的,“他真正喜歡的是黑格爾謝林這些(實用性很少的理論)而非政治性的論說”。
 
 談到寫作,和我何其相似,都是無法“坐下來寫作的人”,隻能在行動中思考。因此措施是buhui将寫作分為兩部分,先是記錄想法,然後是編輯整合。
 
 他在一進門的玄關處貼着斯大林的畫像,既是反諷的玩笑也是去吓唬和勸退來客。他認為“必須有些論調用過度的方式說出才能捍衛立場”。他精通精神分析和德古卻依舊信奉馬列,這不沖突。他也并不是教條地依附于拉康-起碼他對此義正嚴辭地駁斥了。
 
 關于粉絲的問題。
 每個崇拜者隻要見過面便想盡可能和自己拉近距離、産生現實的連結得到回應,然而作為名人必須要在秩序中才能維持生活。
 齊澤克對此很不适,解釋道:“不可能幾千個人都像我一樣對拉康感興趣。他們渴望的是他們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比如公知的公式般的指引。他們希望在左翼分子身上找到救世主般的存在,然而他并不擁有這些。”這是很大的誤解-他隻是一個分析師,而他悄悄以此為樂趣-來調戲和反問他們的欲望是否合理。
 
 他以拉康的電視節目為例子闡述意識形态:銀幕的公共形象并無法容納活生生的人。
 然而,當他評判電視中的拉康被制造出的風格和魅力,他自己也陷入了“本片自身”的圈套之中。況且,齊澤克不也被娛樂符号化了嗎?而且一切論調都淪為不再具有反諷價值的的無賴玩笑。雖然無論其怎樣流行都無法改變其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也無法填平大多數人企圖攀登的欲望之階梯-即随從者與偉人的距離,但把他降格為一個滑稽角色究竟何為?
 
 幾個段子:
 素食主義是退化-變回猴子。(确實看其面相就肉食)
 我讨厭我的外貌,看起來像一個罪犯。
 
 一些金句:
 齊澤克似乎永遠在提出一些奇見-對經典和現代的逆反與颠轉。
 
 (床上躺着大話)“哲學不是去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問題的威脅必須要科學解決,而是去redefine the problem。”
 真正的哲學不是追求不可企及的永恒真理或玩思想概念遊戲(德勒茲),而是謙遜地問“一個概念是什麼-當你提出他的時候”(解釋學根基,定義)聯通世俗的、大地屬性,有點亞裡士多德味道。
 就像一切欲望都是被塑造的,不存在“正常的文化”,一切都應當被重新解釋(去根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題:沒有上帝的世界,一切都不是自由的。沒有約束隻剩下危險,在享樂時“超我”作為禁令,不再存在純粹的享樂-上帝和父親死後,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普遍的禁令。如今真正的問題在于-如何避免“強制性的享樂”。
 
 概念的變式和衍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從個體到社會。
 剩餘享樂,從馬克思(經濟)拉康(欲望)。
 
 25.9.29投影儀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3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9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7.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5
《齊澤克》-簡評和劄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劄記-随感-簡評 
 評分:B- 6.6/6.7前言:機緣巧合來看第二部該導演的電影,聽說是和《扒手》一樣地動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視聽更為程式化、絲滑的長鏡頭減少了,詩意和美感也有所喪失(或者說側重發生了變化)。簡評:有着《男人的争鬥》的開頭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為何中規中矩? 
 評分:B-6.8二刷觀感依舊非常一般,但已經完全将其把戲看透了。沒有見過如此自作聰明、匠氣與說教氣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圖作為系統性的影評,隻是将劄記分集整理。)前言:和《紅高粱》一樣,正好是九個月後在影院重溫。依舊是重估的目的。初 ...
 簡評 
 B7.5-雖然絕對不算多麼精緻的傑作-略顯單調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歡,很純粹的片子,三星半。一個月以來每周找資源都以譯制片失敗告終。等待了三周以為找到了資源,結果依舊是俄語譯制片加英俄字幕,無可忍受。終于看上了繁體中文字幕版-即 ...
 大銀幕重溫再評 
 B+8.2很不錯的作品,有所回味,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或許是由于其克制吧,總覺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結構沒有那麼連貫,也沒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靈之馬》則更精巧甚至輕快。選角的形象和十分恰當和典型,表演則簡化到甚至有點生硬刻闆-尤 ...
 吐槽簡評-張藝謀何以至此?! 
 評分:C+前言:克服萬千猶豫和困阻來到影院,卻不料是一部爛片!失望至極。現在對影片的态度更為清晰也愈發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沒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鐘果斷離場,就當花錢買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費時間。(影院不少笑聲,看似在國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