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看了三部電影,湊巧分别呈現了童年(《潘神的迷宮》)、少年(《芬妮與亞曆山大》)和青年(《阿黛爾的生活》)的人生片段。不過前兩者是靜态的、架空的,而且醉翁之意不在酒;後者涉及動态的成長,樸實無華,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潘神的迷宮 (2006)7.92006 / 墨西哥 西班牙 / 劇情 戰争 奇幻 / 吉爾莫·德爾·托羅 / 伊萬娜·巴克羅 塞爾希·洛佩斯芬妮與亞曆山大 (1982)8.71982 / 法國 瑞典 西德 / 劇情 / 英格瑪·伯格曼 / 克裡斯蒂娜·阿道夫森 伯傑·阿斯特

說實話,純青春題材的電影難拍極了,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曆過,一點獵奇的優勢都占不着。要想拍好必須潛心觀察,去除雕飾,甚至大膽地剖析自身。有限的觀影經曆中,隻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在片尾上借父親之口提到一嘴,讓零散的文本頓時熠熠生輝。而《阿黛爾的生活》紮紮實實拍了三個小時,拍得一點不拖泥帶水,好看極了。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2017)8.92017 / 意大利 法國 巴西 美國 荷蘭 德國 / 劇情 愛情 同性 / 盧卡·瓜達尼諾 / 艾米·漢莫 蒂莫西·柴勒梅德

影片用超量的大特寫,伴以輕靈的空鏡頭,完美地呈現了青春中獨有的成長足迹和生活脈搏。鏡頭幾乎貼着演員的鼻子完成,青春的氣息就在一呼一吸間撲面而來。

電影面上在說愛情,包括“對事”和“對人”思維的對立,以及人生格局的不同注定隻能相愛而非相伴等等,但實際上在談成長,必須在情感和欲望十分暧昧的青春中完成的成長。觀衆跟随阿黛爾一步步走出舒适圈,探索、認識、接納自己。有趣的是,這種自我探索依然具有強大的社會屬性。多餘三個人的場景中,阿黛爾眼神飄忽,正反打的鏡頭迅速切換,節奏瞬間變得緊張。是的,我們同時通過觀察社會的目光和傾聽自己的聲音構建與世界的邊界。越界成為了構建邊界時的常态,這包括去愛去拒絕去不知所措;去誤會去打鬧去撕破臉皮;去沒去過的地方吃不愛吃的東西;去追逐想要的生活狀态。

當青春落幕時,我們的責任感超越了探索的躁動。若想青春永駐,人必須不斷打碎自己,破壞生命中的一切,再從頭來過、一點點重建。我們曾經一無所有,所以大膽向前,如今我們有太多責任,再無法承受“重新來過”的痛苦了。而正因為青春定型的瞬間從不完美,我們的生命中才充滿遺憾和無奈。

我很愛這部電影,愛它的真實和節奏。說來也奇怪,近些年戛納得大獎的片子主題和風格未必讨喜,節奏卻沒有一部差的。不過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性生活的片段在我過于冗長了些。片尾二人重逢訴舊情之前,實在太像噱頭。不過轉念一想,可能是我太柏拉圖了。就像我喜歡電影中的畫作、文學、音樂、美食和美景一樣,用“性”聯結“愛”隻是個人的選擇而已。把成長拍得這麼好,我又有什麼好苛責的呢?

阿黛爾的生活 (2013)8.42013 / 法國 比利時 西班牙 / 劇情 愛情 同性 / 阿布戴·柯西胥 / 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蕾雅·賽杜

最後,其實影片也并非完全“真實”。兩次偶遇的拍法都很打動我。或許生活的真相就是除了不期而遇之外沒有任何額外的戲劇性。青春中的相遇是緣分,更是過眼雲煙。所幸的是,你成了我性啟蒙的引路人,我成了你畫作裡的維納斯。我們都成為了彼此生命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不過很遺憾的,也僅僅是一部分。青春沒有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