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5 打到三星。
無縫銜接前一場,卻愈發疲倦無感了。
畫面并置和滾動拼接式剪輯,本身就不适,濫用很膈應。不過插叙交代背景緣由還可以。
才知道不僅不是紀錄片,還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因此還是有建構的,自然中的靈氣也被匠氣驅趕出去了。
瑣碎的日常中缺乏詩意提煉,煽情的點題句和音樂也不甚自然。無論整體性還是詩意都遠不如《橫道》或是枝裕和,也沒什麼特别的新意,中規中矩而已。
ps.這種人畜無害的小清新劇偶爾看看調劑下心情還可以,不宜多看。
不能滿足于這種生活觀念-全然物質性的低欲望的小資情調和小确幸,禮儀和種種束縛。
現代商業版世外桃源的圖景。“用獨自的努力去遮掩和逃避問題。”這句可以說打了自己的臉
若是定位成下飯的美食vlog劇集或許還不錯,認識了許多新dishes,包括食物的的原生态生成過程,雖說沒有哪個真正調動了我的胃口。
ps.居然已經是十年前的了。旁邊的小情侶一直在互動。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7.6 B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7.2 B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7.4 B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6 B
選角/表演 7.4 B
25.6.8于百子灣,晚
平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評析-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B+7.6簡評:看的第一部羅西裡尼,受到巴贊的直接推薦。中規中矩、有闆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來沒有顯著缺憾,卻難以看到真正的創新。曆史價值不亞于藝術價值。雖然有明顯的劇情和制作,未擺脫情節劇的刻闆程式;但需要承認在其略顯機械的結構編 ...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