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銀幕上二刷《富都青年》,後半段的三場監獄手語戲,仍讓我頻頻淚目。有觀衆說,是吳慷仁的表演撐起了全片。當然,對吳慷仁再怎麼贊美都不為過,但與此同時,《富都青年》作為電影本身又是被低估的——片中包含了深刻的情感紐帶,且有太多藏在表演背後的創作背景、社會問題細節,值得我們去關注,去走進這群馬來西亞底層華人的悲慘世界。
實際上,這是我近年看過的華語片裡,整體攝制風格、創作觀念上,将現實主義貫徹得最為徹底的作品之一。
· “富都”不富
馬來西亞聚焦現實的電影,很少能有被中國觀衆關注到的。這幾年陸續有《南巫》《虎紋少女》《光》,但也相對小衆。《富都青年》的出現像一個窗口,給我們揭開在那裡生活的底層華人,日常生活的樣貌。
很多人一開始看到片名“富都”的時候,會誤以為它是個富裕的都市。實際上,富都是馬來西亞吉隆坡市中心東南部區域,曾居住大量中下階層華人。随着經濟條件的改善,不少華人逐漸搬離,這裡慢慢成了外籍勞工聚集地。
之所以說本片視角獨特,是因為它觸及了一個很少被我們了解到的領域,就是馬來西亞社會中嚴重的“非法外勞”問題。他們是21世紀新時代下的“豬仔”,另一種形式的“黑奴”,沒有身份、沒有未來。
· 馬來西亞“公民權”
根據馬來西亞法律規定,未婚狀态下出生的子女,國籍随母親,因此造就了一大批大馬男性與外籍女性在未進行結婚注冊下的出生子女,無法取得馬來西亞國籍的情況。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是任何國家的公民,無法辦銀行卡,無法考駕照,無法正常出境,隻能靠打零工為生——把自己活成了這個世界的“影子”。
雖然沒有公民權,但是作為在馬來西亞醫院出生的小孩,會獲得一張報生紙(約等于出生證),報生紙可以用于證明身份,但也僅限于證明身份。哥哥阿邦的報生紙在火災時被燒毀了,連自己身份都證明不了,所以弟弟還勉強保有一絲獲得公民權的希望(前提是得找到有公民權的親爹,讓他幫自己申請IC)。而阿邦是徹底沒希望了,所以警察來的時候阿邦才會躲起來,并在後半段頂包,把生的希望讓渡給弟弟。
· 弟弟是為了不離開哥哥,而不去尋找父親
據導演映後,阿迪的爸爸是馬來西亞人,媽媽是泰國人。他們在沒有合法婚姻注冊的情況下生下他,後來爸爸抛棄他,媽媽被抓走遣送回泰國,于是弟弟開始流浪,逃離到吉隆坡的時候遇到了哥哥。弟弟即便知道有這麼一個爸爸,也不願意去見他,對他的恨非常深。所以社工每次跟弟弟講爸爸的事,就會踩到他的底線。
但對他來說,能正常活下去的唯一可能,隻有拿着自己的出生證明,跟生父一起去政府部門辦理手續,獲得合法的藍色身份證。
· “社工佳恩之死”:對命運的控訴
部分網友認為“佳恩的死”的劇情有些狗血,但這其實就是殘酷的現實,也是主創對命運的控訴:“好人就不會死嗎?”
制片人在接受采訪時說了自己的答案:“在真實的世界裡面,好人會不會發生意外。有時候其實你的本意是好的,你反而遭到不測,這是很真實的一個情況,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所以當然我們在做這部片的時候,我們就讓這場意外發生。這個沒有誰真的很希望她這樣,但是現實的世界中它就有可能發生。”
由于教育缺失和社會保障缺陷,導緻身處底層的人,更習慣用情緒解決問題,有他們的局限性。因為他們不信法律能保護自己、更不信警察乃至整個體制,總是過度應激,才進一步導緻更大的意外。阿邦和阿迪,一個火災全家人去世,一個從小就被親生父親抛棄,破碎的家庭導緻他們做出情緒化的選擇。
此外,對還沒準備好的人,堅持伸出援手幫助,對他來說也是一件痛苦的負擔。佳恩找到了阿迪的生父,阿迪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讓佳恩“出去”。因為生父是把他抛棄了20年、也抛棄了他母親的男人,對他來說是恨自己生父的。往往熱心幫助的那一方,都會被自己的無私付出感動,我們都很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待别人生活,但也就是在阿迪産生這種抗拒情緒下,意外發生了。
· 手語不隻是比劃手勢,還包含“語氣”(力道、表情)
吳慷仁到了馬來西亞,認識了一群聾人朋友,通過和他們吃飯、聊天,從他們的身上理解到原來手語不隻是比手畫腳,還包括了力氣力道、臉部表情。因為手語沒有贅詞,無法強調表達者是如何的重視。他們的交談非常直接,隻能從對方的力道和表情裡,看出對方是否在開玩笑。所以吳慷仁在表演時,會更直接地将表情加大力度,盡可能給手語加上語氣。
· 哥哥追着弟弟跑的隐喻
阿迪看到哥哥自首的新聞後,哥哥追着弟弟跑那一幕的含義:阿迪一直往前跑,哥哥怎麼追都追不到,還摔倒。這意味着他們兩個人的世界開始遠離,脫離彼此,此生見面的機會不剩幾次了。
· 阿邦其實在監獄裡待了好幾年
馬來西亞的法律是:判了死刑以後,需要3-5年時間執行。而且弟弟找律師,是上訴代表第一次判決已經下來了。弟弟在後面一直想找律師幫忙,但是沒有錢,律師不肯幫。弟弟的頭發在尋找律師的路上有很大變化,其實他也找了幾年。
獄警送飯菜的時候,對其他人都是能摔幾大力就幾大力,到阿邦那邊則是溫柔勸說、并說出”“我相信你不是一個壞人” 這句話,也是多年下來的交情。真心的理解,比無力的勸說更有力。“我相信你不是一個壞人”那麼輕的一句話,卻是整部電影裡最有重量的一句話。
· 角色身上衣服的顔色各有象征
我們能夠看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中,兩個主角的穿衣顔色是有着明顯特征的,哥哥阿邦的衣服顔色以青綠為主,而弟弟阿迪的衣服顔色則是以紅色為主。之所以說這是一個隐藏較深的細節,是因為他們衣服的顔色,對應的是馬來西亞身份證的顔色。
馬來西亞的身份證一共有五種顔色,分别是藍、褐、紅、綠、粉,把這個國家分成了幾個階層。
藍色代表是正式的馬來西亞公民,可以享受全部基本權益,本國公民年滿12周歲即可簽發。
褐色代表的是正在服役的軍人;紅色代表的是有永久居留權,但卻是非公民,無法享有像投票等大部分權益。
綠色代表可以暫時居留,但需要五年一更新,在馬來西亞普遍持有這種證件的都是在馬來西亞出生卻沒有确定國籍的人。而粉紅則是簽發給未滿12周歲的馬來西亞公民的。
再來對比兩人在片中衣服的顔色,阿迪雖然沒有合法身份,但卻有出生證明和确定的國籍,因此被官方視為是可以在此居留的人,相當于事實上的“紅卡片”,他的衣服顔色正是與此相對應。而阿邦則是完完全全沒有任何身份證明的人,他的衣服顔色也正是與之身份相對應的綠色。
阿邦送給阿迪的那件藍色襯衣,其實也是在寓意阿邦希望阿迪能夠早日找到自己的生父和解,拿到可以擁有合法權利的“藍卡片”。
另外還有一處細節,就是在深夜突襲居民區的那場戲中,被查證件時,Money姐拿出的是一張藍色的身份證,這表明他是可以合法享受一切權益的馬來西亞公民,但他卻蝸居在富都的這片非法外勞集中的區域。這也在向我們透露,他在這個國家裡,其實是和非法外勞有着差不多命運的人,都是受打壓、無法為自己發聲的失聲者。
· 阿邦在監獄裡折紙飛機的隐喻
阿邦在監獄裡折了很多紙飛機,飛機寓意飛翔和自由。他這輩子,都沒有自由過。不管是心靈或生理上的自由。那一刻,折紙飛機是潛意識裡的一個動作,他潛意識深處想自由。
· 阿邦死刑前笑容的隐喻
在最後與弟弟對談的那一幕,阿邦笑了。是真的釋懷,還是不想讓阿迪難過?
他一生靠自己都沒能掙得一個身份,唯一的身份,是阿迪的哥哥。而僅是這唯一的身份,也要他拼盡全力才能守下來。
或許,笑是因為不需要再掙紮了。
吳慷仁曾說,阿邦不讓阿迪知道事情殘酷的真相,就是怕他太過自責。隻有隐瞞,才能讓他去找生父,真正對自己的未來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