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一般的作品。說宗教也不宗教,隻是主角/殺手是一個滿口教條的僞君子,随便的用上帝的話來應付操控世人,并為自己蒙上一張值得信任的皮。
毫不客氣的說,隻要沒有直接證據,他可以殺了人之後随便嫁禍給人、那些非神的使者的、隻是“神”圈養的牲畜的人;不然也不會有老伯迪那番話了“他們會說是我殺的人 ”——老伯迪明明看見了屍體,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他更意識到了真相并不重要,人們會挑選出合它心意的殺手——或者說替罪羊——來殺死。
這部片對女性充滿歧視,不僅屢次把重要女性角色塑造成對自己境遇極端無知,又對“明智 體面”的男人/牧師充滿愚信的降智角色,又讓其中唯一一個表現好一點的女人說出“女人都是蠢貨”這番話。也不知道是不是宗教本就對女性充滿歧視。
總之人物塑造的都很無趣,殺手也是,幸存者也是,拯救者也是,旁觀者也是。
嗯,接下來講講這部電影那少的可憐的可取之處吧。
它的主題是,早慧的幼童對抗包藏禍心的大人,小心翼翼的智鬥周旋着。以及兩個孩子在這個艱難的世界一起流浪,不方便、躲躲藏藏的活下去。
本片的片名是 獵人之夜 ,所以我認為起碼會有複數的獵人,殺手算一個,而有了後爸就有了後媽的被盯上的可憐兒童——珀爾和約翰中大概會出一個——為了維護自己的性命。
兩個孩子說的話沒有人會相信,事實上也的确如此,除了逃到新地方遇見的修女,所有人都站在“假先知”殺手那一邊,任由殺手用謊話敷衍着世人、對孩子們肆意妄為,這種情況下他們隻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跑,可兩個小孩在這世道又能跑多遠呢?會有“好心人”報警 強硬的把他們送回“家”,會有壞人把他們拐去當苦工 甚至更可怕的……會有奸商 因為看到他們沒有大人撐腰所以漫天要價,或者幹脆直接搶走他們的錢——他們弱小到誰都可以上來咬一口,所以有錢也無法拿出來用啊……于是,他們隻剩下第二個 也是最後一個選擇:殺了他。
殺了他,殺了這個不懷好心的人,殺了這個想要殺了我們的人,母親正好死了,我們可以編出更殘忍的真相,把一切都推到他的頭上,讓我們的行為更加合理化。
這樣禍患就解除了,在滿是熟人的村莊,作為一對可憐的從小在這裡長大的受害者,人們還是會容忍下去的吧?或許還會有可憐我們的人經常施舍給我們一日三餐……就算沒有,我們也不用那麼提心吊膽的活下去了。至少待在這裡比流浪要安全。
假裝交代藏錢地方那一段我真的以為兩個孩子是想把殺手騙下去殺,結果隻是砸了個酒櫃就逃跑……什麼2B行為。你們已經有能力殺死這個入侵你家、想要侵占你财産、害死你家人的人了,你們已經有勝利的手段,卻像個最無力的失敗者一樣灰溜溜的抛下屬于你們的一切跑了?
影片裡的殺手是個2B,帶把小刀對抗持槍修女還敢哼歌,所以結尾我也寫首歌吧,
“不要信任看似友好的陌生人,
你知道他為什麼而來。
他的血沒有一滴與你勾連,
他很樂意讓你流血。
說夢話是件危險的事,
有人趴在你的床頭聽秘密悄無聲息的吐露。
世人用極端愚蠢的方式向上帝證明自己的虔誠,也隻有這樣才能證明虔誠,
而我等默默忍受上帝賜下的饑風苦雨,
……怎麼會?我心中隻有感恩。”
“見了壞的你便惡,見了好的你便信,
但你忘了什麼?
不要相信看似友好的陌生人,
她的血沒有一滴與你勾連。
她會變,從值得信賴的家人悄悄變回陌生人。”
——叙事詩
“我要将眼前的死亡與罪惡編進歌謠”
“不再警告,愚蠢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