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整體誠意十足,完成度很高。本想為牛馬打一針興奮劑,結果踩了牛馬的尾巴,被牛馬嫌棄的反踢一腳。人們不想看男主熱血内卷,隻想電影拍出中産的脆弱、規則的殘酷、底層的無奈。最後,看到男主接受新的生活很好,但更希望看到對系統的質疑。

苦難看起來無法避免

苦難是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但仍然痛苦掙紮,就像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系統規則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也許是大部分;科技發展又能解決一大部分問題,但仍然會有人經曆苦難,就像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世界充滿不公平,有人生來帶着天賦,而有人則是帶着疾病;有人擁抱着财富,而有人隻是陷入苦難。可能,系統隻能無限接近完美,所以永遠會有人倒黴。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指标就是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注,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這部分人。大群體對小群體的關照,就是大群體為自己購買的保險。與《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相比,本電影就是一場歌舞升平。發達國家的創作人把目光聚焦在了少數的無可奈何,就好像對他們說,對不起,我們構建的這個美好世界錯過了你。

新時代的“大不了重頭再來”

從開始就在猜測電影的結尾,也許是保住了好房子,也許是返回了大廠,也可能妻離子散,可能是一個迷茫的,開放的結尾,也不排除改變了系統規則,得到了廣廈千萬間這種科幻結局。其實,最後的結尾是全家接受了低物質品質生活,因為努力都是英雄,在一起就是家。電影并不是越慘越好,而是越接近生活越好,但剛巧生活很慘。

電影所有劇情都取自于現實,并在現實中以更加殘忍的方式反複上演。包括男主的中産破産經曆,也在今年四月的現實中以悲劇的形式上演。一個擁有華麗教育經曆的青年學者,因為考核沒通過,選擇了将人生關機。打碎自己的世界觀,拆掉自己的苦心經營,坦然地退後一步,以更低的姿态看海闊天空,并不容易。男主做了好的榜樣,但是這種逆行人生,隻是從高品質滑向了低品質,而這種相對低的品質也是這裡人生的平均水平。所以,電影主題就成了一個僞中産,如何一點點放棄高杠杆,卸掉虛榮,回歸生活本質。這确實代表了一類人的困境,但談不上苦難。這裡,老摳的人生是困難,但電影不應該設置他有兩個孩子,畢竟這樣還要增加關于生育門檻的倫理問題。也許,把男主身邊的人當成主角,會更有共鳴。

“你不做,有的是有人幹”

面對現實,重啟人生,值得贊揚,但不能歌頌。歌頌一個奴隸因為種了最多的地,而得到了奴隸主的更多獎勵,隻會導緻以後奴隸要種加倍的地,才能拿到同樣的報酬。名牌大學隻能送快遞,求職中的年齡歧視。通過制造内卷,讓人貶值,來争取競争優勢,積累财富,被叫做了人口紅利,屬于白事紅辦。人口宏利是一群現代的無名英雄,應該為他們立個紀念碑。我們總是比數據,但真正趕上發達水平,是要開始尊重生命開始。

線上大範圍取代線下,就像汽車取代了馬車,就像90年代的重頭再來。生産力的更叠,整個行業的被優化,社會一定會向更加便捷的方向發展。跳出觀影時的共情,作為APP使用者,一定希望訂單更快送達。所以,騎手的報酬與速率之比存在一個臨界值,高于此值,騎手錢賺的相對舒服,而客戶體驗差;反之,騎手陷入内卷,但客戶體驗提升有限。問題是,這個臨界值沒人界定。現實是,沒有臨界值,隻有看不頭的極值。男主開發的APP加速了極值的攀升。平台卷騎手,因為平台之間也在卷。競争力來源于“你不做,有的是有人幹”,人已經變成消耗品。

造成苦難的不是資本

人是靠希望來喂養。以前生活苦,希望是變好,最差也隻是維持現狀。現在生活好了起來,希望是變富,但失敗的代價是回到以前。顯然,後者更容易讓人崩潰。這也是本電影産生的原因。拿走希望比吃糠喝稀更殘忍。所以,完全可以說,現在的年輕人過的苦,因為從不窮到富的路太窄。大城市機會多,但是房價高;想加高杠杆,但是怕被優化。學完本領,發現隻能當人口紅利,活成了别人表格中的數字,這不叫眼高手低。系統性啃老,保護性躺平,可能隻是報國無門。送餐與滴滴成了年輕人的就業避難地,也成了新型的血汗工廠。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後機器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規模取代人力,包括快遞與送餐。買一台機器,總是比雇一個人要劃算得多。不用感謝平台提供工作,因為本質上,提供就業機會的是整個系統,一個平台倒下了就會出現新的平台與崗位。但也無需将苦難怪罪到平台。人口宏利不是資本所導緻。資本隻是順勢利用了它。苦難之下,看起來誰都沒錯。

如何破局

工會和/或法律。目前工會隻起到唱歌與發大米的作用。在這裡,工會所應具有的功能正在通過更高的組織力量來發揮作用。我們已經發展到了放棄一部分人力性價比,以換取更好的大衆生活品質。退休時間已經向發達國家看齊,那麼工作強度也要看齊。強制降低工作時間,将工作分給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會有更多的時間消費。生産力的提升會抵消人力成本提高所帶來的産品價格提高,繼續保持競争力。發達的最重要指标是人力值多少錢。物品越來越便宜,人力包括腦力,版權,越來越貴。今年,實行雙休日剛好整30年。我們應該、值得擁有更多的生活品質。一直以來,人類在犧牲生活品質來發展,但發展的終極目的正是過好生活。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的積累了大量的财富,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我想我們來到了一個需要更加尊重生命質量的結點。

與《年會不能停》相比

這部電影更好。《年會不能停》是自下而上的職場。整部電影透着宮鬥戲的邏輯,個人看似在勝利,但其實并沒有逃過某種PUA的桎梏。你把别的玩具替掉,你也還隻是别人的玩具;你比别的奴隸擰螺絲快而多賺,你也還隻是别人的工具。《年會不能停》是在情緒宣洩,分數高可能是因為人們内心還是想做宮鬥戲的勝利者,而不是咒罵整個系統。本電影是自上而下的職場。整部電影透着爹味的說教,想表達是金子到哪都會發亮。在草原上勞動的牛馬本就很累了,這時過來對他們說:如果因為績效考核被優化,你們去草棚拉磨,也會比毛驢磨的多;從牧場搬到茅草屋也無所謂,因為和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畢竟哪的草都是一個味。結果,牛馬驢,聽到了都不開心。因為他們都想在大草原上自由奔跑。如果不是被迫,誰會喜歡被蒙上雙眼,原地負重轉圈。

最後,電影放了很多在高強度低收入崗位上的人在工作中的苦中作樂。可能導演是想表達每個位置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但比富人沒苦硬吃更可怕的是,窮人沒笑硬擠。一個人的人生可以逆行,但社會不能逆行。希望科技解放牛馬。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