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久久愛從開播以來,最大的一條鈎子和伏筆就是藍亦菲的死亡,前期大家都還在猜測藍亦菲究竟是幻覺還是真實地活着,甚至上演了長達一個多星期的“藍亦菲仰卧起坐”讨論,一直到後面“丁達爾效瀛 be”和“黃豆蔣定情”大家才把這股推理的熱情稍微投入到cp 情當中去。這個時候劇方就趁着大家不留神,趁着大家沉浸在甜蜜熱吻猝不及防的時候,揭曉謎底了,藍亦菲不僅亖的透透的了,而且亖的很慘,慘到甚至幾個推手不知道應該更怪誰的程度,給觀者徒留一種被命運桎梏的無力感(惡人萬芳、藍斌斌、戴威、傳播圖片造謠者,番位不分先後!)。

她,藍亦菲,一個剛滿 18 歲(不夾版)的花季少女,她什麼都沒有做錯過,她樂觀,善良,講義氣,獨立,勇敢,大方,懂事,她是一個連受害者有罪論者都挑不出一點瑕疵的一個好姑娘。雖然人的一生都在失去,可她失去的遠遠超出了她年齡所能承受的。“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我原本并不喜歡這句話,我一直覺得将自己的苦難全部推給命運是不公平的,因為所有的苦難皆有迹可循,從廠區大爆炸開始,藍斌選擇偷錢出走,混混讨債,萬芳出軌,這一切的一切像是一個巨大的推手,合理的把一個漂亮年輕又無力自保的小姑娘推向了死亡的深淵。因為這個世界壞人、變态很多,戴威不出現,也會有其他變态盯上藍亦菲這個漂亮小女孩,甚至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健在家庭和諧的女孩子都有可能遭受這種不幸,更何況藍亦菲。戴威隻是所有 devil 的一個代名詞,他代表了這個世界上所有變态爛人,即使devil不出現在杭天城,也有可能出現在舞團的觀衆裡,可能出現在巡演的路上,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這種案例光被拍成影視劇的就有多少,我們現實生活知道的,更不少。可是對于藍亦菲這個個體來說,她做不了任何事情去改變這樣的一個結果,她已經很堅強了,她做不到更堅強了,她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樣的結局,至此,我才真的信服命運說,也許我們每個人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真的曾經看過自己的人生劇本吧,而那個讓亦菲義無反顧選擇這個劇本的人一定是黃瀛子、關超,杭天城 F6。至于 wflbb究竟哪個更差勁我覺得還有待劇情的揭曉,他們代表了這個世界上自私自利懦弱逃避不負責任的父母們,這一切的起因廠區大爆炸和萬芳出軌的王姓男子有沒有關系,在我這裡是存疑的。

我們的主人公,受傷最深的黃瀛子,她真的是好勇敢,我昨天晚上看完劇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換成是我自己,18 歲的時候,我最好的朋友被qj 了,我無法告訴大人,我無法告訴任何人的情況下,我該怎麼去保護她,我該有多無力多害怕多恐慌,而且她在跟我訴說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暢想之後,慘亖在我眼前,換做是誰都不可能不受創傷,不出現任何心理和精神問題。

而作為觀衆的我,除了哭了幾天的悲傷、震撼之外,我其實感覺到如釋重負,因為全劇在我頭上懸着的最大的一把刀已經落下了,後續的情節都已經能夠想象得到,會很感人,但不會讓我抓心撓肝等的渾身難受,這大概就是實時追劇、懸疑元素和現實主義疊加在一起的魅力吧,痛到極緻反而解脫了,懸着的心和各種腦子裡面的懷疑推理,紛紛塵埃落定。未來幾天,我肯定還會為蔣翼十二年的隐忍付出而哭,會為楊紫的演繹的黃瀛子終于成功走出來而哭,會為杭天城F6的友情而哭,但我現在已經含淚破繭重生了(╥﹏╥),因為心碎到極緻而無所畏懼!

真的非常感謝楊紫,感謝每個角色的扮演者,整個 26-27 集他們為全劇最大的鈎子“藍亦菲之死”這個故事,完成了一段極其精彩、貼切、完整的诠釋,每一對父母在這個事件中都做出了符合前期人設的選擇和表達,F5 的每個人都把角色演繹的淋漓盡緻,當然編劇層層剝繭的叙述形式是完美的,他簡直是邏輯怪!導演的各種鏡頭語言不誇了,誇不完。

---------分割線,追劇感受已完結----------

關于藍亦菲的自殺,我還想說一點我自己的體會,其實我在 17 歲和 27 歲的時候,兩次得了抑郁症,27歲的時候,醫生給我确診的是陽光型抑郁症,雖然我已經痊愈,且兩次都并不算很嚴重,但我知道病中的人有多痛苦。我知道近年來很多國内外的影視作品在關注這個群體,在試圖讓大家理解,可是在出現抑郁症自殺的新聞時,仍然會有很多的聲音,說這個孩子,這個人不夠堅強。甚至藍亦菲(應該還沒抑郁症),她自殺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她媽媽讓她不要再來了,有的人都無法理解。人這種動物,是需要社會關系的,人活着是需要信念和責任感的,當一個人被父母放棄,帶來的創傷是遠遠大過很多事件的。我在病中最難受的一段時間,是我跟我媽斷絕關系的那半年,我那個時候就常常在想,我上無老,下無小,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呢,賺錢、看風景、吃美食、談戀愛、實現個人價值?事實上這些都并不會讓我感受到絲毫的快樂,也無法調動我任何正向的情緒,我覺得我沒有任何責任和牽挂了,也沒有人需要我了,這種漩渦,會反反複複死死的拽住一個人。雖然現在我明白,萬事萬物都沒有意義,糾結意義本身這個事情就是沒有意義的,人活着,平安快樂就行了,但身在其中的時候,真的很痛苦。所以對于藍亦菲這個角色來說,她所經曆的一切,她那個不聞不問的母親,絕對足以壓垮她,推着她走向自殺這唯一的出路,不要用“舞蹈事業”和“堅強”去道德綁架和分析這個角色,她已經足夠堅強了!!!黃瀛子亦然,甚至我覺得黃瀛子如果沒有創傷後遺忘掉這段記憶,她早就不是出現在江州了,而是各大康甯醫院和精神科,那時候更痛苦的就是我全世界最好的黃啟發爸爸郭戈玲媽媽了,遺忘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每分每秒都在竭盡所能的保護着我們。

真心的希望影視作品對心理疾病的關注不要僅僅停留在表面,也希望各種公衆人物不要總拿這個詞彙來消費真正有病的群體,在這一點上,宇樂樂和楊紫的兩部作品,真的做的,非常好。我之所以會點開楊紫的每一部劇,是她用精湛的演技和真誠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