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前任”這個尴尬的片名就能逼瘋很多“選擇困難症”。跟現任去看《前任》,會不會很尴尬?跟前任去看《前任》,會不會太狗血?一個人去看《前任》,會不會又虐又孤獨?
不過從驚人的票房表現來看,《前任3》已經治愈了相當的“選擇困難症”。那麼,究竟是哪些人在看《前任3》?
女性觀衆占比67.8%,得女性者得票房
從票務平台的用戶畫像可以看到,《前任3》的女性用戶占到68%。而整個電影大盤,女性觀影群體占比在60%左右,《前任3》很好地抓住了更多女性觀衆的心,可謂是得女性者得票房呀!
《前任3》笑點、淚點兼具,講的又是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曆的前任故事,真實、接地氣的劇情更能俘獲女性觀衆。
而且,女生在觀影後更熱衷于分享,發朋友圈,成為影片“自來水”。再加上最近有女生看完《前任3》後在影院痛哭的短視頻刷爆社交平台,更讓不少女生欲罷不能。試問有多久沒有痛痛快快哭一次了呢?
24歲以下觀衆占比71.1%,00後已經有前任了?
數據顯示,《前任3》的20-24歲觀衆占比達到49%,90後成為票房貢獻主力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讓人驚訝的是,19歲以下觀衆占比居然達到22.1%,成為《前任3》的第二大觀影群體。而同期的《妖鈴鈴》《二代妖精》,甚至之前的《妖貓傳》《芳華》的第二大觀影群體都是25-29歲人群。
更關鍵的是,在2017年,00後已經有前任了,怪不得90後已“出家”。
《前任3》中,最打動90後的,還是孟雲和林佳沒有在一起,遺憾又理所當然。而現實中,正處在成長期的90後,誰的過去裡沒有一個孟雲或者林佳?又有多少人希望那個再也不見的人會是吵也吵不走的餘飛或者丁點?影片的故事好像是在演自己,《前任3》這種潛移默化的代入感讓人無法拒絕。
都市白領占比47.1%,大家都是被工作搶走了情人?
淘票票數據顯示,《前任3》的觀衆中學生和都市白領占比分别達到29.6%和47.1%。
結合24歲以下的主要觀影群體,可以發現《前任3》的觀衆主要為大學生及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以及一部分高中生。
這群人要麼正面臨分手季,要麼剛經曆過,他們既缺錢,又缺愛。同時這群還沒被社會“洗幹淨”的年輕人,剛經曆的感情大多真摯,但由于種種原因愛而不得,又特别懷念。這使他們能在《前任3》中找到共鳴。
三四線城市觀衆合計占比46.1%,接地氣的才是好電影
數據顯示,《前任3》的觀衆群體中,二線城市占比高達41.4%,三、四線城市觀影人群合計占比46.1%,高于大盤平均值40.5%。
《前任3》調動起三四線城市的觀影人群,這為影片能夠持續大量收割票房注入活力。電影還是要來源于生活,要真實,接地氣,那些架空的,狗血的,瑪麗蘇的反而越來越不讨好了。
核心受衆占比在7成以上,精準定位才能俘獲市場
電影題材多元化已是趨勢,同年既有紀錄片《二十二》,體育片《摔跤吧!爸爸》,也有成人動畫《尋夢環遊記》、萌寵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等,電影越來越趨向分衆,為某一部分群體量身打造。
綜合以上,《前任3》應該把自己的核心受衆定位為年輕女性,而影片的确做到了這一點,在上映後直接擊中核心受衆,這實際上與前兩部的用戶沉澱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前任1》時,男女觀衆占比幾乎平分,20至24歲觀衆僅占到三分之一,而30-34歲的觀衆還占到了近20%,到了《前任2》男性觀衆占比驟減,20-24歲觀衆成為主流觀影人群,《前任3》則在第二部的基礎上緊抓核心受衆,24歲以上觀衆被壓縮在3成以内。
前兩部盡管票房不如《前任3》,但過濾了非核心受衆群體,使《前任3》一舉中的,票房逆天。
單人觀影占比23%,彌補沒能好好說的再見
盡管在《前任3》的觀衆中,購買兩張票的觀影群體占比最大,但購買一張票也占到了23%,高于大盤平均值的20%。
按“國際孤獨等級”劃分,一個人看電影已是四級孤獨(共十級),這群人甯願孤獨,也不願跟别人一起看《前任3》,想必都是有故事的人呐!
在現實中,分手後的情侶大多老死不相往來,沒有幾個能一邊痛得要死一邊還來一場有“儀式感”的告别。就像跟别人吵架後總覺得自己沒發揮好一樣,分手也想要再來一遍。即便真的能約出前任再告個别,估計也是個“了斷局”。
而《前任3》中孟雲扮成至尊寶喊着“林佳,我愛你”,林佳躲在屋子裡吃芒果。一個放下自尊,一個以命相抵,這樣履行約定的告别儀式感太強,彌補了不少人的缺憾。
單人觀影群體中處于戀愛中的占67%,這是偷偷地來懷念前任來了?
筆者通過實地走訪一些電影院發現,在《前任3》的單人觀影群體中,也并不全是懷念前任的單身狗,反而已處于下一段戀情中的占到67%。難道這就是90後流行的“佛系戀愛”?
《前任3》選擇元旦檔上映可以說占盡天時,一方面2017年結束,回顧、告别切合跨年氛圍。另一方面,以女性為主的受衆群體由于安全感作祟,對于是否與現任一起看心有顧慮。萬一看完後現任想起了他的前任,就算不分手也得吵個架。
另外,根據票務平台數據,《前任3》的觀衆中選擇二刷的占比達3.2%,不僅高于同期《二代妖精》的1.6%,《妖鈴鈴》的1.9%,甚至高于《芳華》的2%。看來大家對于前任的懷念程度很是強烈啊,現任們要小心了!
與前任一起觀看占比8%,其中複合率高達60%以上
根據筆者的觀察,與異性一起看《前任3》的群體占比56%,這其中有8%的觀衆是與前任一起觀看的,而在與前任一起觀看《前任3》的觀衆中,觀影後有60%的觀衆與前任複合!
不過與現任一起觀看的群體還是占比最大,達到53%。《前任3》甚至成了正處于吵架狀态的情侶考驗愛情的電影。
另外,觀影有風險,情侶需謹慎,從網友反饋來看,也有原本好好的情侶在看完之後就分手了。檢驗愛情的時候到了,看完《前任3》還不分手的一定是真愛。
同時也不排除有“心比天大”的現任,讓老婆抱着孩子和前任看《前任3》。難道這就是有孩子和沒孩子的差别?想知道前任是什麼心情。
觀影群體中消費偏好女裝、女士精品的占比25.7%
票務平台數據顯示,《前任3》的觀影群體中,消費偏好位于前三的分别是女裝、零食、男裝,這也符合以戀愛中的女性群體的消費習慣。
看完《前任3》後,估計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一個人看《前任》,孤獨又難過,買買買;跟前任看《前任》,複合了慶祝一下,買買買;跟現任看《前任》,分手需要安慰,買買買,沒分手是真愛,更要買買買!
觀影後選擇酒店消費的占比13%,終極目的達到了?
從筆者的統計結果來看,無論現任還是前任,異性觀影群體占比最大,為56%。而觀看《前任3》之後選擇酒店消費的人群占到13%。
影片中,餘飛和丁點頻繁的“了斷局”為這部“性喜劇”提供了不少笑料。看了《前任3》後,是複合,是繼續,還是分手,簡單粗暴地來一場“了斷”,如果不行,就再“了斷”一次。
(以上筆者統計數據因範圍較小,未必準确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