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導演的電影看了不少,但基本在《讓子彈飛》之前的電影少有涉獵,僅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姜文導演塑造了單純樸素的青年馬小軍,也展示了他對于那個時代的懷念,姜文導演在電影中都融入了他的思想,而本片也不意外。
雖然不曾看過全片,但馬大三的死亡作為結局也略有耳聞,所以默認電影就被我打上了"農夫與蛇"式的寓言故事的模闆,可我還是小看了姜文導演想要表達的内容。電影前半段塑造了單純樸素,天真的農民馬大三等一衆村民,貪生怕死的翻譯董漢臣,不怕死的軍人花屋小三郎。電影中作為村民看似一個集體實則各自都膽小怕事,真要殺人時卻把事情推給馬大三,同時村民們害怕死亡的普通人一般的性格也被塑造的栩栩如生,而這裡村民對日本人的善意也和後面花屋小三郎歸隊後對村民們痛下殺手的行為形成了對比。
到這裡隻是電影淺顯的善惡,但如果我們再細想一下,剛回去的花屋小三郎終歸還是感激這幫村民的不殺之恩,甚至幫村民們說話被隊長暴打,而這也是我關于本片的第一個感受,權力所帶來的力量,讓普通人對其他權力不如他的人所帶來的霸淩和欺淩,這是權力所帶來的惡,電影中日本士兵對于村民指揮展現了這種惡,酒冢對于小三郎也展現了這種惡,結局時國軍指揮官對日本人也展現了這種惡,甚至酒冢對于海軍隊長也展現了這種惡,而這種惡導緻了整個村子被屠殺殆盡,也導緻了馬大三的死亡。
我們如果再深挖一下結局悲劇發生的原因,實際來源于集體對于個人人性的抹殺,軍國主義對于日本人人性的抹殺,剛剛被抓進村子的小三郎就是典型的被抹殺了人性的士兵,當小三郎在村子中生活半年以後人性逐漸回歸,可再次回到軍隊的他又一次變回了殺人的惡魔,這是軍國主義集體對于個人人性的抹殺,而電影的結尾國民黨面對着殺了日本人的馬大三,讓日本人處死馬大三時也展現了這種集體對于個人意志的磨滅,面對仇恨,面對痛苦,唯有遵守命令,命令讓日本人人殺人,命令讓日本人放下刀,也是命令讓日本人再次将刀指向馬大三,甚至于這個故事的開始也是一則命令将無辜的村民們卷入到這個悲劇之中。電影鋒利的将一切的根源直指權力的中心和命令的發起者,這一切的可不都是由這幫權力掌控者所導緻的後果麼?而中國人,日本人這些百姓都是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看了一些黑澤明導演的作品,本片從各種角度總能夠看到一些黑澤明導演的風格,不知姜文導演在拍本片時是否有所參考。個人評分:9.13分,目前我心目中姜文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值得好好思考分析。
集體主義對個人意志的抹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冰冷的社會
一周忙碌後,周日清晨的一部電影又将我積極開心的心情一下拉入寒冷的冰庫,将即将到來的周一提前了一天。作為西奧.安哲羅普羅斯最為出名的影片之一《霧中風景》以其極具風格的畫面,充滿詩意的叙述以及相對易于理解的隐喻揭示了當下人們的精神困境, ...
虛無的蘇格蘭人(人們)
好巧不巧昨天剛剛寫完《随心所欲》中人們想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今天就看到了蘇格蘭人在思考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随心所欲》中講述的女性為了金錢落入深淵,而《猜火車》中青年們是因為藥物成瘾導緻的落入深淵。電影常常被視為戒毒電影,電影以十 ...
我們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
早從19世紀開始富貴奢華的香舍麗榭大街和巍峨聳立的凱旋門便已經屹立在巴黎的市中心,時至如今,兩者依舊屹立在巴黎的街頭,就像本片所讨論的話題從19世紀開始到電影中的20世紀,再到今天的21世紀似乎依舊無法得到解答。戈達爾導演的《随心所 ...
簡單又複雜
4月20号觀看的《七武士》,直到今天才有空來補充影評,想想那還是一個雙休周末,随後就是五一前的單休,怠惰使我将這篇影評一直拖到了今天。等今天過去清明假日也就隻剩下一個周末,而三天内長達9小時的車程也使得整個假日被切分的碎片化,而這篇 ...
當荒誕失去真實就隻能淪為荒唐
五一假日的第一部電影獻給了春節檔電影《唐探1900》,其實身上還欠有黑澤明的《七武士》和塔可夫斯基的《犧牲》兩部電影的影評,這兩部作品已經看了有1-2周的時間,但首先值得好好的分析一下,其次不想如此輕易的寫下一些欠思考的文字,所以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