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主義是一戰後的産物,誕生于法國,以無政府的巴枯甯的政治口号“破壞就是創造”作為自己的美學信條,他們追求所謂“機器和陽傘在手術台上突然相遇的美”,以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傑作作為諷刺的對象,向傳統藝術觀進行挑戰。

代表作品杜桑的《帶胡須的蒙娜麗莎》、雷内•克萊爾的《幕間休息》。

先鋒派電影的出現首先是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西方人既有的價值觀念,西方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愛”等信念在血與火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因而反傳統的現代主義思潮進一步高漲起來了。

先鋒派電影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商業電影占據了歐洲電影市場,引起歐洲電影藝術家的強烈反抗。

因而先鋒派電影有兩個鮮明特點:

與商業電影徹底決裂;

借用現代主義文藝的各種主張和手法。

“達達”是一個毫無具體含義的幼兒呓語。宗旨是颠覆和破環,颠覆資本主義社會既有的道德、宗教政治傳統,破壞一切藝術規範,推崇個性的徹底自由。“達達主義影片”特點是沒有主題、沒有情節、追求奇異怪誕的視覺效果。

《幕間休息》是法國導演雷内克萊爾于1924年拍攝的影片,本片由一系列充滿幽默感的即興笑料彙集而成,大緻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除了節奏的運動外,更多的是一場夢的内容,夢的畫面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還大量使用了達達主義所慣用的離奇古怪的隐喻、驚人的效果和故作神秘的手法。片中還短暫地出現幾個達達主義者的娛樂性鏡頭,如曼●雷伊和畫家杜尚下棋。

影片第二部分,導演通過電影化的手法,創造了緩慢的和快速的運動,并從而造成了節奏感。本片以荒誕、幽默等方式諷刺了資産階級禮儀習俗及風尚和文化,創造出一種奇異的視覺效果。

達達主義電影屬于法國先鋒派電影,是早期的電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