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評論說女主人公中産家庭,被壓迫得還不夠典型,“為什麼要把疾病造成的一切生硬故意歸納到什麼男權女權的視角裡?真寫女性被壓迫有得是像樣的,真實的寫法”,這樣的想法倒是很典型,甚至女性自己也很難體會、分辨這樣的困境。一些男性常常苦惱,自己負擔了家庭的幾乎全部開銷,妻子在家休息,順便帶帶孩子,有什麼不滿足,甚至有什麼資格不滿足?家并不是溫馨的代名詞,家庭如果溫馨,那一定要好好感謝這位全職在家的女主人的無私付出,職場工作和家庭工作同樣重要的觀點不必再說,那些苦惱的男性該要想想,為什麼自己毫不費力就能獲得比另一個性别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更多的薪資,這是多麼長時間大規模的一個性别對另一個性别的壓迫啊!擺脫育兒責任,更快升職加薪,反過來漠視/蔑視因為承擔育兒責任失去職場發展機會的另一半;擺脫育兒責任的性别覺得世界理所應當是這樣美好的樣子……
影片裡的丈夫倒沒有這樣可惡,但他對妻子的愛還遠遠不夠,“反正要生的,我們生一個吧”,他絲毫沒有考慮生育将如何影響妻子的人生,隻是在犧牲妻子後,他表現得比較體貼。但尊重對方就應該想想她要什麼,她要工作,要自我,要發自内心的而非自我催眠的為人母為人妻的幸福……金智英借不同人之口訴說自己的壓抑,丈夫感到擔心,但絲毫沒有聽懂妻子的壓抑,“休息”是個多麼刺耳的詞語!婚姻關系很特别,男性不得不與弱勢的性别結合,但愛情竟然也沒能讓強勢的一方切身理解弱者的處境,僅僅用“遲鈍”很難解釋這一切。
什麼時候,金智英不必再同丈夫、孩子一起順道吃早飯?什麼時候,金智英無需再借助他人之口講述自己的不滿?什麼時候,金智英不必僅憑個人努力來平衡事業和家庭?什麼時候,金智英不必再被迫自我犧牲……仰賴丈夫更多的體貼,的确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