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失去高考机会
1985 为了逃离父权家庭,急切地嫁给一个并不懂得欣赏雪景,也就是并不真心相爱的男人
1992 新婚,憧憬鲜花,等来的只是永远不会向自己倾斜的雨伞
1995 分摊家庭支出,家庭聚会后爆发冲突,对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幻想彻底破碎
1996 既然丈夫没有家暴行为,家人怎么可能支持自己离婚
2008 “我”被强迫着杀了一条鱼。上大学的女儿劝自己离婚,对自己的窝囊与懦弱感到不解
回忆的片段虽然有些琐碎,但清晰地勾勒出了母亲的前半生。婚姻并不给人自由,甚至未必能做到起码的尊重,(上世纪)女性就是这样一步步坠入深渊,然而深渊没有尽头,年轻的女儿一边敏锐、强烈地反抗父权对自己的压迫,一边剥削母亲,起先是礼貌温和的,最后终于图穷匕见。母亲下定决心出走,终于获得解放,这样迟来的自我解放远远算不上胜利,身处困局的女性并非都能立刻出走,不过影片中的咏梅、影片外的苏敏,她们的善良与隐忍也许能让观众更加明确自己的处境,她们的坚强与勇敢也许能启发观众想象,生活也许还有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