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吹爆的這部電影,我真是笑着進去垮起臉出來!從一開始的“這90年代風上海小資情調拿捏得還可以哈”,到 “exf*kingcuse me????”

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槽點,一群沒有五十也是四十好幾的中年人,在經曆了半輩子的生活後,居然沒有一個角色!面對情感時是成熟的!格洛麗亞和老烏把玩世不恭當潇灑自如就不說了,李小姐和老白,加起來都90了,一個還在害怕在感情裡受傷,一個明明可以放到台面上講的喜歡要摳摳索索,都這把年紀了搞得這麼酸啾啾的,太不入眼了。

我原本看前面還以為會看到一群曆經生活洗禮後,對感情和生活多少會有些通透的中年人,來演繹一場通透的自我和解和自他和諧,但是沒有,就隻是換個年齡段矯情,還因為超齡了毫無可愛而言,以為搞得煙火氣出來就能蒙混過關,但至始至終也隻是繞到了愛情最表皮的“暧昧”階段,沒有真正的經曆,沒有真正的對人關系,吃幾頓飯就覺得是人間至味了,是年輕時候感情經曆太少了?要麼就是太無腦了?沒見過世面才這麼自我感動吧!

話說昨天我有一個粉絲問我,喜歡一個人很久,但是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他,該怎麼辦。我告訴她,表達喜歡從來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大多數人認為表達了喜歡,對方就欠自己一個積極的答複,你把對喜歡的表達用作交換,才會不坦然。

而朋友也跟我談到過害怕情感中的傷害,我也告訴過朋友,成年人應該學會對自己的情感負責,你喜歡一個人就要面對她/他的人性的方方面面,這其中必然會有不符合你想法的地方,但如果你次次都把這種不如意都解讀成傷害,那麼你也不具備承接一份情感重量的能力,你應該回去塑造自己;但如果對方的确辜負了你,你依然可以選擇如何反應,而不是隻能去感受傷害。

我以為的中年人的愛情神話,既不是像格洛麗亞那樣對愛情憤世嫉俗,破罐子破摔,也不是像李小姐和老白那樣,因為害怕結局不好就畏畏縮縮。而是應該早就明白,感情隻有好質量和壞質量之間的不斷衡量,是堅持經營和放過彼此的不斷權傾。因為作為中年人,我們應該已經有思想去重構年輕時的情感經曆以獲取覺悟,也應該已經有心境去接納人性的不确定性,更應該已經有能力平衡好幫助對方和保護自己這兩件事。如果到快50歲,我們還在像電影裡的人一樣掌握不了自己的情感訴求,也無法坦然面對不确定性,難道不是太悲哀了嗎?

其次的槽點就是餐桌那一段,幾個女人聚在一起講那些“女人沒有怎麼怎麼人生就不完整”,看似大女人宣言,其實個個紙老虎,需要用到魄力的時候又拿不出來。要我說,女人就不需要完整!好好做個敢愛敢恨的人就夠了!搞這些沒用的!(老烏那一段強行悲情我白眼炸裂了就不說了。)

但是,有一說一,本劇還是有一個亮點的,就是對亞曆山大說的:
健身不練腿!早晚要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