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讨喜的一部日劇,由同名漫畫改編。不過這部日劇的劇名被翻譯為“吃飽睡足等幸福”是有歧義的,譯作“幸福是吃好、睡好、順其自然”更貼切。而它講述的内容也正是如此。

主角是一位名叫麥卷聰子的女性,因為患有名為“膠原病”的終身自身免疫疾病,而無法繼續原來的工作,但兼職的收入又負擔不起現在的居所,無奈隻好搬入一處老舊小區,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

表面上看這隻是一次搬家,但對聰子而言,這次變動也終于意味自己不得不告别過去光鮮亮麗的生活,不得不接受曾經懷抱的一系列夢想的破裂。所以當醫生在檢查完聰子的病情後,對她說“現階段就是正常生活就好”時,她感到不快,也感到困惑,被自己的身體折磨着的人要怎麼過“正常的生活”啊?

而住在她隔壁的90歲房東老太太美山和她的照護者司,以及獨居大嬸,則在有限的生活條件中将衣食住行打理得當,給了聰子(以及觀衆)很大的啟發。聰子逐漸意識到,雖然自己的生活狀态因為健康問題而被迫改變,卻不意味着自己就毫無選擇,比起怨天尤人,不如盡自己所能照顧好自己的飲食起居,将一直投放于外的關注力收回到力所能及的範圍才是符合自身現實的正解。

基本上,這部劇中的角色都是所謂“低能量人士”,或因年齡或因身心創傷或因社交邊緣,各有各的情有可原,因而無法适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代之以慢生活維護獨立與健康。因此,我認為這部劇比慣常的所謂治愈劇更有說服力。不希望被單一的成功價值觀裹挾因而努力開拓自身的生活空間是一回事,無力可卷導緻無處可卷還要标榜自己的犬儒主義是另一回事。差别就像是《不再踏入流量的河》和《逃走的人》。所以我不同意有的評論說這部劇在講“反内卷”,它其實在講幸福的基礎建設,即自我尊重——生理尊重、心理尊重、社會關系尊重。

聰子還是要與終身免疫疾病作鬥争,但她認真生活的态度就是自我尊重的表達,通過把“生存”轉化為“生活”,她已經弱化了生活帶給她的負面影響。據說原作者正是一位膠原病患者,或許她創作這部漫畫的初衷也正是為了雕刻自身尊嚴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