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年多,有幸看到了這兩年的高分華語電影《椒麻堂會》,遠遠高出期待。當然,邱炯炯導演的作品幾乎沒讓人失望過,即使從紀錄片轉身劇情片,那份淩厲飽滿的川人的勁道還在燃燒。他的片子在國内(甚至國外)是沒有參照體系的,誰也模仿不了。如果非要找參照物,那要回到默片時代、景片時代。将近橫跨60年的家族掌故、佚事,四兩撥千斤,在螺蛳殼裡做道場,毫無阻礙,想象力、執行力驚人,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三個小時,寫實與魔幻融會貫通,全然通電了,可以這麼自由交叉,暗通款曲,相當出彩。

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沒一個多餘的。主演都是熟悉的人,易思成老師第二次主演電影,肢體松弛,忘記了鏡頭存在,有骨有血,出場就入戲了;顧桃導演的駝兒,一言不發卻閱盡人間疾苦;90後新銳薛旭春一人客串幾個角色,一人多面,銜接了很多關鍵戲……。這部電影分量太沉,光有年輕人是壓不住的,導演的父親以及裡面一群川劇師傅就是定海神針,神采卓然,聲驚四筵,太迷人了,舉手投足都是人間情義,目之所及都是生而為人的不卑不亢,他們才是曆史煙雲中的主角。尤其唐明皇李隆基這個角色用得太妙了,陀兒背着他尋找安穩之處時,神的肉身隐去,神性衍生出了人性!

要重點介紹的是桐花鳳的扮演者關南,認識十多年,她終于登上大銀幕,有代表作了,第一次出演就這麼自在流利,有認真與用功,也有渾然一體的天資。二十多歲,我們三五人在屋頂天台,在咖啡館,在酒吧,在客廳,曾數次徹夜交談,聊藝術,聊電影,聊人生,直到酒喝光,煙抽盡,懷中的貓咪睡去,天邊亮起魚肚白,都不困不倦。她從來不是矯揉造作的那類人,更不是遇事就退縮的人,相反仗義、豪情、硬朗,講義氣,在人群中很有号召力。她有刁鑽的審美,能發現别人沒留意的細節,對很多作品、人事私下裡她有完全自洽的毒舌評價,相當抽筋剝皮,且不留情面,有趣又幽默。難怪魯迅也是天秤座。

桐花鳳這個角色完全是為關南定制的,抽煙的神采,走路的樣子,說話的節奏,跟現實中幾乎一樣,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川劇團的師姐,有擔當,不怕事,比很多男人活得有勇氣,跟她的人生經曆還蠻接近。煙館一場绮靡虛弱的戲居然是喝醉後拍的,難怪這麼迷離動人;饑餓時代為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到處去抓蛆,烤幹研成粉末沖兌成“奶水”,給孩子服用;養子被生母帶走,自己怏怏地坐在床榻上,抱着長條形的南瓜習慣性地當成了孩子……這些細節看得人眼眶一熱。

我習慣性地稱關南為關爺或南哥,不是調侃,是佩服這個看似南方女孩相貌卻是地地道道北方姑娘的飒姐。有段時間跟着她混,去了很多大開眼界的地方,看見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人,也結交很多朋友。關爺,南哥,叫順口了,有時在公共場合也這麼脫口而出,有時在一些活動上這麼一喊,她旁邊的人會有些詫異地看過來,她就一次次解釋說,在飛魚眼中,我是沒有性别的人啦!

如果你們有機會認識關南,一定要找她提筆簽字,她從小跟父親練書法,有靈性,長大後貪玩放棄了,卻留下來骨和氣,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樣飒,真是字如其人。十年前我就找她簽過字了,現在看都順眼舒服。好吧,要聽八卦私聊,總之期待關南被更多導演慧眼識珠,有更多作品慢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