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後半部分的戲劇沖突還算有看點,電影的前中部分實在是太尬了,插入的尾随,随地小便情節和電影本身的劇情完全沒有關系,插在這裡十分生硬。導演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自己想抨擊的社會現象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插入的方式太爛隻會讓人覺得無語:寫這種劇情到底意義何在?就算是為了抨擊這些陋習,然而這些社會現象都已經被說爛了,被搬上大熒幕之後也隻會覺得是拾人牙慧的複讀機,看不到一點新意又何來能讓人感到诙諧幽默。
讨好女性觀衆的橋段也做的十分刻意:不應該有月經羞恥,女孩想怎麼打鼓就怎麼打鼓,這些口号如果是放在十年前或許還能誇一誇,但如今即便是身為一個男性,這些話題和道理對我來說也早已深谙于心了。如果能夠被這樣喊口号式的空洞表達給感動到,那麼在看好東西之前到底是過得有多壓抑呢?怎麼還沒有我一個男性了解得多。
另外一個觀感差的方面在于将大量輸出觀點的台詞安在演員身上之後的表演痕迹太重,演出來的不像是人物本身,反而像是導演借來輸出台詞的工具。無時無刻不在說教,怎麼爹味就這麼重呢。
最後好東西這個片最讓我反感的地方以及最具毀滅性的危害無關這部片本身,而在場外,它嚴重加速挑起了男女對立。我可以接受這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是不能接受當有人指出它的缺點時都一概轉到男女對立的罵戰并用應該鼓勵女性主義電影這一句話來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