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刷視頻刷到的,正好借機了解一下素食主義,不過看了一半就索然無味關掉了。
ps.這篇不是影評,隻是由此引發些思考罷了,把想說的叨唠出來。
我吃素的最初原因是控制體重,實際上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才最終成為素食者,如今已經快兩年了。
我從來不進任何素食相關的圈子和組織,也從不标榜自己,事實上開始時還因此蒙羞-和家人/社會成見有關,也和個人經曆有關。
我吃素,但我不是素食主義者,我反對将素食像傳教一樣強加于人,即便是宣傳引導我都排斥。我吃素的原因很簡單,和跑步一樣的純粹個人的偏好和選擇。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并且這成為了我的習慣甚至是性格的一部分;當我嘗試或被動改變時感到不适和痛苦,僅此而已。我不是主動成為這樣的,我也認為人天性各異,喜好不一,我不想别人強加于我,我一定也不強加于人,這和勢力強弱無關。這僅僅是個人喜好問題,最多是利弊而非對錯。
更不要提打着素食的幌子去販賣宗教信仰、健康産品…以及要警惕一切對素食的妖魔化和神化的扭曲,一旦上升為立場問題,就摻雜了太多政治性和意識形态因素,想想民族主義、女性主義、lgbt…往往都有矯枉過正的偏激傾向,給傳統的一方不加分别地扣上“大男子主義”“恐同症”不正常的标簽,企圖倒打一耙,實際上依舊是獨斷的。
而某些人則試圖用考古學實證方法去為其自身證明,這在我看來就像證實“人類是群居還是獨居動物”一樣幫助不大。
人們往往試圖尋求理據支撐、背書證實,由此将目光投向科學、宗教、政治/環保…甚至不惜借用聳人聽聞的謠言。
可以理解這種動因,但或許本末倒置了;我認為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初衷,隻是附加價值而已。
2025.5.12
關于素食雜談-《你吃什麼很重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
評分:B+7.9蔡明亮的電影序列有着微妙的連續性-于演員、風格、劇情均有體現-交錯編織成孤獨和情欲的奏鳴曲。(詳見其他影評)《你那邊幾點》幾乎是《廣島之戀》的現代版:短暫的邂逅和分别,從此愛上一個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愛上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