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拍給青少年時自己(片子裡叫Sammy Fabelman)的傳記電影。看得出導演本人并不想把片子氛圍搞成很嚴肅勵志天降大任那種(可能是覺得那太自戀且一點也不酷吧),所以加了很多幽默戲谑的台詞和橋段,讓片子整體氛圍相對輕松。叙事手法和拍攝手法上都很平實樸實,前半部是有沖獎傳記片的那種感覺的,可是後半部(全家從鳳凰城搬去加州之後)把全片的質感拉了下來,有點遺憾。不過這類電影可以想見是會着重展現主人公成長過程中對其藝術人格風格形成有重要影響的人和事的,從這點上,片子還可以,比如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三處:

藝術是比“控制”而不是比“膽子大”。片子中段有一出戲,是男孩的舅姥爺(好像是做過馬戲團馴獅員,後面當過電影演員)來他們家裡探親時,跟他的一段對話。男孩喜歡電影也拍過一些業餘小作品,他知道老頭懂電影所以主動談起來,給老頭看自己手畫的分鏡圖,老頭被他媽媽的鋼琴聲分散了注意力,若有所思,一轉頭和他聊起了藝術,老頭說:“其實我們家族裡的人是有藝術細胞的,就連我,不然你以為我父母願意讓我去做把腦袋塞進獅子的嘴裡的表演嗎?” 男孩好奇的問:“把腦袋塞進獅子嘴裡是藝術嗎?” 老頭大笑後突然一本正經地說出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不,把你的腦袋伸到獅子嘴跟前隻是膽子大,而保證獅子不會咬掉你的腦袋才是藝術。” 這句話細想想是有點深刻的,一切與藝術和創新相關的領域裡,這也永遠是一個經典話題和形象比喻,老頭要告訴男孩的就是:能控制和駕馭得了瘋狂想法的,才是藝術。

好的藝術作品可能是被與其内容完全不相關的東西激發出來的。男孩在拍攝一些生活化小作品時,無意間拍到媽媽出軌的一些小細節,整個人崩潰,甚至覺得是自己用手中的小攝影機親手毀掉了這個家庭。這種情緒也一直伴随着他,後面一次在拍攝一部業餘作品(戰争題材)時,最後一幕戲是打鬥火拼後隻有一個人(非正義一方的)活了下來其他人都死了,他覺得演員的情緒不夠,不對,在指導這位演員表演時,他把他想要看到的這種情緒和面部表情描述為“你想象成他們都是你的家人,他們都在你面前死掉了,他們都是因為你死掉的”,演員卻很納悶地問:“你想讓我演出崩潰和傷心狀嗎?可是我是非正義一方啊...” 演員按他的指導去演了這最後一段,果然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段對話也很有意思,很明顯男孩其實是帶着拍到媽媽出軌時的情緒感受去指導表演的。也算是一種更廣義上的通感吧,這種細膩和靈活轉化,可能也是電影行業從業者所特别需要的。

職業導演/制片人眼中的藝術,其實隻有“有趣”和“無聊”這兩個選項這麼簡單。結尾的一幕戲,Fabelman決定進入電影行業,在被一位職業導演(原型John Ford)面試時,隻被問了一個問題“你認為什麼是藝術?” Fabelman吞吞吐吐想着怎麼回答這種他覺得大而複雜的問題,誰知導演讓他去看牆上的兩幅畫,問他畫裡地平線在哪?他說一幅裡地平線在底部,另一幅裡地平線在頂部,忐忑一頭霧水時,誰知導演不耐煩的說:“回答地很好,記住,當地平線在底部和頂部時,它很有趣,當地平線在中間時,它很無聊,恭喜你通過了。” 地平線位置的意思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可能就是單純在說電影畫面的構圖,也可能不是,誰知道呢,但是這裡的“有趣”和“無聊”, 卻是很值得想想的東西。

整體上,片子有對一些深刻話題和問題的探讨和有意思的理解,主角成長線也算清晰,是可以到四星的,但是劇情略平淡,後面搬去加州之後的部分更是有點不知所雲(期待中更有趣的主角成長并沒有出現),拉低了一些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