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居然是一部“革命樂觀主義”的PTA!非常冷峻和現實的攝影風格,PTA紀錄一種現代戰争的可能:它是由什麼而起、如何發生、且如何傳遞的。問題的核心是種族與移民,而引起的卻是對于整個美帝國政權根基的反思。
奇怪的是,PTA在緻敬和描繪曆史上的反壓迫/帝國主義/法西斯情節時,同樣加入了更加後現代的戲谑反諷。革命者的背叛、革命者和反動保守分子的交媾、肯德基和墨西哥塔可、種大麻的修女、以及最大的諧趣:萊昂納多——被矮化為一個慌慌張張不堪大用的邋遢男。在追逐和逃離的過程中,表層關于種族/移民/階層的對立被逐漸拆解,實際上影片更關注血緣、情感以及活下去的生存意志。革命并非一種宣言口号,而是出于生存本能的鬥争,薇拉完美的诠釋了這一點。在革命者思想的換代傳遞之中,父親鮑勃/帕特變成了疏于戰鬥技巧的貝塔男,而薇拉則重新開始了新的鬥争。
但是影片的結尾說明,這并非是對于父親鮑勃這一代老革命的貶斥,相反,他完全為了新的革命者提供了戰鬥的心靈根基。最後來自母親的信,也呈帶出一種溫馨團圓的劫後餘韻。
在十字市,PTA的爵士樂和撤離追蹤的長鏡頭可以說真的是精彩絕倫,地下組織的有機組合讓人看到的并非移民的暴動而是非常活躍的民間組織能量。峽谷中的追車戲,通過長焦限制上坡下坡的視角,制造驚悚和焦慮情緒更令人叫絕。
反之,在老白男一方,保守森嚴的等級體系裡,卻總的是出現強烈的非理性反諷意味:“聖誕冒險家”?喜歡黑人女作為一種羞恥情緒?突擊肯德基工廠?被小女孩擊斃?欣喜加入光照會後又被焚燒在火爐中?
暗号、電台、信号裝置、全民戰争、莫洛托夫雞尾酒,關于現代戰争的想象。
革命樂觀主義的PTA —— 一戰再戰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無止息的高潮
無止息的高潮。語言、血腥、迷影。語言轉換構成影片内在的渦輪增壓,推進故事在内在力上極高速運轉。語言确實是權力,語言的能力在德語、法語、英語以及意大利語之間高速流轉,漢斯上校代表的蓋世太保集團以絕對的語言優勢在影片中占據絕對文明優勢, ...
情感與書寫
今日,大雪,中山美穗離世。情書不單是在講愛情,更精确地,是在講戀情,自戀、他戀、她戀,暗戀。暗戀是一種最純粹意義上主體的自我生長。姓名作為能指的符号不斷在複雜的曆史裡穿梭,曆史、曆史,或者說,隻有遺迹、殘骸(relics)和遺留在時 ...
大都會:科波拉的無力
牢科,你把大家夥都給整不會了。老套故事加上一個對于經典的重新解讀,紐約披上了羅馬的外衣,喀提林和西塞羅的對抗最後變成了皆大歡喜的故事。看得出來兩點,一是科波拉對于新技術和特效的積極嘗試與運用、一個是科波拉仍舊心念他的紐約城并拉上了古 ...
白馬何夢?
草原的藍調時刻和華彩的馬術表演,攝影水平很純熟,在場景構圖中總能看到一些新意、幾處跟随鏡頭和搖鏡也給予一種細膩又沉浸式的緘默;這種緘默幾乎一直在影像中延續,矛盾也始終沒有真正爆發。苛責故事情節倒是蠻沒道理的,本來就是去戲劇化地理解草 ...
伯格曼之孫首部長片
77th Cannes 金攝影機還可以,伯格曼孫子首作。繼承爺爺對于家庭關系的剖析,中規中矩。攝影确實不錯,構圖上制造人物關系沖突,衛生間、樓道、黑暗的教室分分鐘都可以變修羅場,矛盾沖突由攝影制造得很好。拿金攝影機不屬于一騎絕塵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