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恐怕很少有人會把京劇與二次元文化聯系在一起。一個是傳承數百年的戲曲國粹,一個是伴随着“新新人類”Z世代成長起來的新興文化,然而,正是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次元,如今在《夢見獅子》裡破壁了。

2021年10月28日,由愛奇藝出品的《夢見獅子》如期上線,會員用戶可一口氣看全集。該劇由姚弛、陳雨锶、傅菁等人主演,通過一出古風舞台劇,将京劇坤生餘飛(陳雨锶飾)、舞台劇制作人白翡麗(姚弛 飾)、二次元COS達人關九(傅菁 飾)等人的生活軌迹串聯在一起,并由此引發京劇與二次元文化之間的激烈碰撞,讓人耳目一新。

除了内容題材的創新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夢見獅子》改編自小狐濡尾的同名小說,但在影視化之前,愛奇藝基于原著本身與舞台劇的強貼合性,先行将這一作品改編成舞台劇,取得不錯的市場效果。如今,随着影視化作品上線,不僅延伸了《夢見獅子》IP的内容鍊,也成為愛奇藝“一魚多吃”IP開發模式下又一成功落地的項目。從此前的《無證之罪》《隐秘的角落》,到如今的《夢見獅子》《風起洛陽》等,“一魚多吃”的IP開發思路,也在持續的内容探索中不斷帶給行業新的思考。

一次大膽的跨界碰撞

《夢見獅子》剛播出不久,“獅子醒了”四個字便在彈幕刷了屏,可以說給足了劇集“排面”。而從逐漸鋪開的劇情來說,《夢見獅子》也确實沒有讓人失望。

僅在第一集,《夢見獅子》就上演了兩出“大戲”。劇集開篇,一鏡到底的鏡頭緩緩穿過一幢古樸的京戲小樓,台前賓客滿堂,幕後緊張準備,很快,餘飛主演的一出《遊龍戲鳳》開唱,唱腔與氣質拿捏到位,梨園的氛圍感十足。

與此同時,另一出充滿現代元素的二次元古風舞台也拉開帷幕。關九舞姿婀娜,以袖擊鼓,但不料突發意外,她與後台的連麥中斷。情急之下,被稱為“業内天花闆”的白翡麗以高科技的全息投影應急,并配合擊鼓而化煙花的效果赢得“滿堂彩”。

兩個舞台看似毫不相關,但随着劇情繼續推進,餘飛誤打誤撞闖入一場二次元漫展,兩種文化之間的沖突開始變得愈發激烈。和大多數人的刻闆印象一樣,京劇人餘飛無法理解coser們的“奇裝異服”,二次元人群也無法理解餘飛的“古闆思維”。甚至在這種不理解中,文化之間不僅有了種類的差别,還有了高下之分。

顯然,文化碰撞最先激起的是不同群體間的互相抵觸。但在後來,餘飛與白翡麗、關九等人的接觸越來越多,各自身上的文化印記也有了更深層的交流機會,新與舊、嚴肅與活潑的兩種文化形式開始在他們的共同探索中,慢慢交融。

這不隻是《夢見獅子》的情節發展脈絡,折射到内容創作層面,該劇實際上聚焦的是傳統文化與亞文化間的差異,嘗試給京劇文化與二次元文化一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同時也借助網劇這一内容載體,将都市、甜寵、古風、二次元、舞台劇、京劇等多種元素糅合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夢見獅子》不僅完成了多元素呈現,更将京劇與二次元的融合以古風舞台劇的内容形式展現在觀衆面前。不僅豐富觀劇群體的視聽體驗,也在現代都市劇的原有框架中,突破内容題材的局限,探讨傳統文化與新興文化的融合思路,對整個劇集市場的題材創新來說,也是一次大膽且有益的嘗試。

打開文化傳承的想象空間

盡管《夢見獅子》讓市場感到驚喜,但像這樣的作品其實并不多,文化交融與傳承仍然面臨許多阻力。不可否認的是,直到現在,京劇與二次元之間仍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閡,兩者在各自的發展中也各有難處。

京劇雖是國粹,但因為其表演門檻高,創作難度大,傳播與傳承都變得越來越難。相比之下,二次元則正處在高速發展期,探索其文化價值的邊界和外延,也是不可忽視的過程。

而今,《夢見獅子》在兩者之間架起橋梁,兩種幾乎毫無關聯的文化被置于同一個話語空間之中。基于此,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到2021年底,國内二次元用戶的群體規模預計将突破4億關口。借助《夢見獅子》的内容創新,京劇将在二次元文化中打開一個缺口,幫助這一傳統文化對接更多年輕群體。同樣,二次元文化也将通過這樣的融合豐富自身價值。

事實上,中華文明走過上下五千年,其中每一種能夠源遠流長的文化,都是在不斷豐富和創新中延續生命力。如今,Z世代正逐漸走進主流文化的中心,他們也必将在文化傳承和開拓中留下印迹。

具體到《夢見獅子》這樣的作品中來說,無論是小說作者,還是集結年輕創作群體打造的音樂劇,抑或是如今的影視化作品,這些創作者們确實透過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形式,創作出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新型舞台劇。

從這個角度來說,《夢見獅子》帶給文化傳承的想象力在于,影視綜漫等内容不再是簡單地以視聽形式,或記錄、或還原某種文化藝術,而是能夠通過進一步的再創作,構建新的内容形态,并以此豐富對接人群,擴大相關文化可觸達的圈層。

這一思路其實與愛奇藝“一魚多吃”的IP開發模式異曲同工,兩者之間是橫向拓寬與縱向拉長的區别。

正如每一種文化背後對應的是不同的圈層群體,每一種内容形态所觸達的也是不同的人群。根據愛奇藝的IP運營規劃,《夢見獅子》從小說,到音樂劇、影視劇,之後還将繼續開發話劇、沉浸式戲劇等,借助内容輸出持續對接多元化的市場。而伴随着這一過程,每一種内容形式的再創作,都是在給文化傳承創造一個新的機會。

IP開發的“破”與“立”

如果說在内容創作與文化傳承兩個層面上,《夢見獅子》都可以被視為一次大膽而新奇的嘗試,那麼,就其落地的内容形态來說,相較以往業内嘗試更多的從文學IP到影視IP的創作模式,《夢見獅子》從小說到音樂劇再到網劇的IP開發路徑,也是一次新的突破,而這一點或許更值得業内關注。

一直以來,IP開發都是内容産業的發力重心之一,各大平台也在持續探索兼具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IP内容産業鍊,但這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今,愛奇藝在《夢見獅子》的内容孵化中跳出以往的開發思維,基于内容自身特性為其做出差異化的嘗試,并敢于起用大量年輕團隊為IP本身注入更多創作活力。這不僅意味着創作層有意延伸IP開發鍊,更反映出産業鍊上遊開始圍繞IP本身的特點,去更細緻的考量适合其的IP開發策略。

内容創作思維的突破背後,其實也折射出愛奇藝“一魚多吃”的IP開發模式在不斷演進。

據了解,截至2021年,愛奇藝旗下的劇集、電影、動畫、舞台劇、綜藝、VR創作等工作室已達到60多個,不斷從創作上遊補齊一塊塊内容鍊的“拼圖”。而在産業下遊,根據QM中國移動互聯網數據庫2021年3月發布的數據,愛奇藝當前的月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5億。規模龐大的消費群體覆蓋各個圈層,成為平台多元内容源源不斷的消費力量,并從内容偏好、消費行為等層面反哺平台IP内容開發。

在這樣的布局思路下,截至2021年,愛奇藝正在進行的“一魚多吃”項目多達30個以上。其中,除了《夢見獅子》之外,關于“洛陽”IP的内容創作也是當前的重點項目之一。在這一鍊條上,劇集《風起洛陽》預計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播出,展現洛陽曆史文化的綜藝《登場了,洛陽》也已經上線。另外,根據愛奇藝的開發計劃,“洛陽”IP還将延展開發網絡電影、漫畫、動畫番劇、紀錄片、舞台劇、線下VR體驗館等12個藝術和産品形态。

同樣,去年爆火的迷霧劇場中,《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兩部爆款劇也将在“一魚多吃”模式下,産出更多形态的内容。其中,《隐秘的角落》将作為“撥開迷霧”線下系列舞台劇的首發劇目,在今年下半年走向市場。不隻如此,改編自紫金陳小說的《無證之罪》、紀錄片《棒!少年》、綜藝《舞蹈生》等也将逐步構建起自身的IP内容鍊。

在這個過程中,平台多個内容端口互相借力,由IP延伸創作的内容資産也可以持續複用,與之相伴,多元用戶群體之間被打通,以實現最大化的市場連接。未來,随着更多項目落地,愛奇藝“一魚多吃”的IP開發模式也将在不斷突破原有内容形态的過程中,尋找并建立更适合内容創作、産業發展、IP增值的開發策略,在推動内容傳播、文化傳承的同時,加速行業工業化的進程,進而持續為IP注入更豐富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

猶記得《夢見獅子》的原著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時光最終不會辜負任何一個認真行走的人。”如今看來,這不僅适用于《夢見獅子》中的每一個人物,于愛奇藝和平台所探索的IP開發模式而言,同樣如此。